所的成语(共348个)
无所不至
成语解释:至:到。
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阳货》:“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无所用心
成语解释:用心:动脑筋。
指不动脑筋;什么事情都不关心。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匪夷所思
成语解释: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
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成语出处:《周易・涣》:“涣有丘,匪夷所思。”
大失所望
成语解释: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记》:“秦人大失望。”
各尽所能
成语解释: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曹褒传》:“汉遭秦余,礼坏乐崩,且因循故事,未可观省,有知其说者,各尽所能。”
无所不为
成语解释:为:做。
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了。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张温传》:“揆其奸心,无所不为。”
所向披靡
成语解释:风所吹到的地方;草木全被吹倒。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所向:指风吹到的地方;靡:音米;披靡:草木被吹倒。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萧确传》:“钟山之役,确苦战,所向披靡,群虏憚之。”
恣心所欲
成语解释:恣:放纵。
恣纵己意,心想事成。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中天竺国传》:“其宫殿皆雕文镂刻,街曲市里,屋舍楼观,钟鼓音乐,服饰香华,水陆通流,百贾交会,奇玩珍玮,恣心所欲。”
死得其所
成语解释: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所:地方。
成语出处:《魏书・张普惠传》:“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复何恨。”
无所畏惧
成语解释:畏惧:害怕。
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成语出处:《魏书・董绍传》:“此是绍之壮辞,云巴人劲勇,见敌无所畏惧,非实瞎也。”
无所顾忌
成语解释:顾忌:因有顾虑而不敢说或做。
没有什么顾虑。成语出处:《魏书・张彝传》:“步眄高上,无所顾忌。”
无所不容
成语解释:没有什么不能容纳。极言其宽广。
成语出处:《魏书》:“朕于天下无所不容,而况植乎?”
无所顾惮
成语解释:见“无所顾忌”。
成语出处:《周书・宣帝纪》:“唯自尊崇,无所顾惮;国典朝仪,率情变改。”
无所忌惮
成语解释:惮:怕。
毫无顾忌,任意妄为。成语出处:《南史・齐本纪下》:“自江祏、始安王遥光等诛后,无所忌惮,日夜于后堂戏马,鼓噪为乐。”
尽其所长
成语解释:尽:全部用出;长:特长,擅长。
把所擅长的东西全部发挥出来。成语出处:《北史・齐本纪上》:“每山园游宴,必见招携;执射赋诗,各尽其所长,以为娱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