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字的成语

字的成语(共109个)

  • 鸿章巨

    hóng zhāng jù zì

    成语解释:犹鸿文。比喻巨著、大作。

    成语出处:清・梅曾亮《复上汪尚书书》:“前由陈中书所递至赐书,伏读数过,鸿章巨字,光辉薄星辰,声气谐《韶》《濩》。”

  • 咬文

    jiáo zì yǎo wén

    成语解释:嚼:将食物咬烂。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实质。

    成语出处:清・张南庄《何曲・序》:“讵能嚼字咬文,又何须之乎者也。”

  • 回文

    jǐn zì huí wén

    成语解释:绣在锦缎上的回文。指情诗。

  • 句栉

    jù zhì zì bǐ

    成语解释:犹言逐字逐句仔细推敲。

    成语出处:清・仇兆鳌《详注>序》:“求其归宿所在,又从而句栉字比之,庶几得作者苦心于千百年之上。”

  • 句比

    jù bǐ zì zhì

    成语解释:见“句栉字比”。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宋子建和集>序》:“宋子建尽取六代三唐之诗,句比字栉,继声属和,名之曰《遥和集》。”

  • 眼儿

    kōu zì yǎn ér
  • 目不识

    mù bù shí zì

    成语解释:指一个字也不认得。

    成语出处:清・顾炎武《与友人论门人书》:“矧纳赀之例行,而目不识字者可为郡邑博士。”

  • 生辰八

    shēng chén bā zì

    成语解释:生辰:生日;八字:指出生年、月、日、时所值干支,每项用两个字代替,共八字。
    指人的出生年、月、日、时。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二回:既要小人回背,用柳木一块,刻两个男女人形,书着娘子与夫主生辰八字,用七七四十九根红线扎在一处。

  • 知书

    shí zì zhī shū

    成语解释:谓有文化知识。

    成语出处:清・李渔《奈何天・虑婚》:“莫说别个,就是阙忠辈呵,一般也貌昂藏,识字知书,怎奈这命低微,执镫随鞭。”

  • 推敲

    tuī qiāo zì jù

    成语解释: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用意。

    成语出处:唐・韦绚《刘公嘉话录》: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丰‘敲’字,……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

  • 不识

    xiā zì bù shí

    成语解释:讥嘲人是睁眼瞎子,一个字也不认识。

    成语出处:宋・马永卿《嫩真子》:汝纥字不识,或以为瞎字不识,误矣。

  • 言从

    yán cóng zì shùn

    成语解释:从:通顺。
    语言文字通顺、流畅。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叙说》:盖以其落浮夸之气,得忧患之助。言从字顺,遂透真理耳。

  • 咬文啮

    yǎo wén niè zì

    成语解释:见“咬文嚼字”。

    成语出处:胡适《水浒传>考证》:“我又最恨人家咬文啮字的评文,但我却又有点‘考据癖’。”

  • 咬音咂

    yǎo yīn zā zì

    成语解释:形容说话一字一板,郑重其事。

    成语出处:萧乾《栗子・皈依》:“‘所以你这臭丫头就没了魂似地跟了下去,对吗?’老妇人咬音咂字地说。”

  • 咬文齧

    yǎo wén niè zì

    成语解释: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同“咬文嚼字”。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