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成语(共109个)
三字狱
成语解释:狱:指官司,罪案。
指宋朝名将岳飞的冤狱。后也泛指冤狱。成语出处:元《宋史・岳飞传》:‘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一字值千金
成语解释:一个字价值千金。指字写得非常好。形容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成语出处:宋・戴复古《望江南》词:“结屋三间藏万卷,挥毫一字值千金。”
一字入公门
成语解释:事情一旦告到官府,有案为凭,就无法挽回。告诫人们诉讼应慎重。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七:一字入公门,九牛曳不出。
片纸只字
成语解释:指零碎的文字材料;也指简短的书信。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5卷:“得其片纸只字者,重如拱璧。”
拆牌道字
成语解释:见“拆白道字”。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回:“行令猜拳频递盏,拆牌道字漫传钟。”
俗下文字
成语解释:指为应付世事而写的平庸的应酬文章。
成语出处:唐・韩愈《与冯宿论文书》:“时时应事作俗下文字,下笔令人惭。”
只字片纸
成语解释:不多的几句话,极少的几个字。指零碎的文字材料。
成语出处:晋・陆机《谢平原内史表》:“片言只字,不关其间。”宋・苏轼《石苍舒醉墨堂》:胡为议论独见假,只字片纸皆收藏。
点指画字
成语解释:指在合同文约或供词上按手印签字画押。
成语出处: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家礼・婚礼》:“诸婚娶两家,并用点指画字,写立合同文约,明白具载往回聘礼。”
点纸画字
成语解释:指在契约或供词上捺指模和签押。
成语出处: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家礼・婚礼》:“诸婚娶两家,并用点纸画字,写立合同文约,明白具载往回聘礼。”
瓜字初分
成语解释: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两个八字以纪年,即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成语出处:南朝・宋・吴声歌曲《碧玉歌》:“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
行间字里
成语解释:谓文章的字句中间。
成语出处:南朝・梁・简文帝《答新渝侯和诗书》:“垂示三首,风云吐于行间,珠玉生于字里。”清・平步青《霞外■(扌麕)屑・论文下・文章圈点》:“书有圈点勾勒,始自前明中叶选刻时文陋习。然行间字里,触眼特为爽豁,故仿而用之。”
片言一字
成语解释:犹片言只字。少量的文字。
成语出处:唐・李邕《兖州曲阜县孔子庙碑》:“片言一字,劝善惩恶,诱进后人,启明先觉。”
片文只字
成语解释:指少数的几句话语。
成语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争解元》:“孜孜以荐贤为急务,虽州里白丁,片文只字求贡于有司者,莫不尽礼接之。”
贫于一字
成语解释:贫:贫乏。
贫乏得找不到一个适当的字。形容苦心作文,炼字艰难。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故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一字非少,相避为难也。
鸿章钜字
成语解释:犹鸿文。
成语出处:清・梅曾亮《复上汪尚书书》:“前由陈中书所递至赐书,伏读数过,鸿章钜字,光辉薄星辰,声气谐《韶》《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