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成语(共109个)
片言只字
成语解释:不多的几句话,极少的几个字。指零碎的文字材料。
成语出处:晋・陆机《谢平原内史表》:“片言只字,不关其间;事踪笔迹,皆可推校。”
白纸黑字
成语解释:白纸上写着黑字。比喻有确凿的文字凭据;不容抵赖或改悔。
成语出处: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曾不思宪法之所以有效力,全恃民众之拥护,假使只有白纸黑字之宪法,决不能保证民权,俾不受军阀之摧残。”
一字千金
成语解释:增损一字;赏以千金。形容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成语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咬文嚼字
成语解释:指过分推敲字句;或讥讽迂腐不达事物;寻章搞句的人。
成语出处:元・乔吉《小桃红・赠刘牙儿》曲:“含宫泛微,咬文嚼字,谁敢嗑牙儿。”
一字长蛇阵
成语解释: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形容排列成一长条的人或物。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8回:“听的里面雷声高举,四七二十八门,一齐分开,变作一字长蛇之阵,便杀出来。”
十字路口
成语解释:两条道路交叉的地方。比喻处在对重大事情需要决定怎样选择的境地。
成语出处:鲁迅《华盖集・北京通信》:“但不幸我竟力不从心,因为我自己也正站在歧路上,——或者说得较有希望些:站在十字路口。”
十字路头
成语解释:道路横直交叉的地方。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回 :“刽子手叫起恶杀都来,恰好午时三刻,将王庆押到十字路头,读罢犯由,如法凌迟处死。”
天字第一号
成语解释:天:天字是《千字文》首句“天地玄黄”的第一个字。
指第一或第一类中的第一号。比喻最高的、最大的或最强的。成语出处: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天地玄黄”
一字一珠
成语解释:形容歌声婉转圆润。也比喻文章优美,辞藻华丽。
成语出处:唐・薛能《赠歌者》诗:“一字新声一颗珠,转喉疑是击珊瑚。”
一字一板
成语解释:形容说话从容清楚。
成语出处:老舍《二马》:“温都太太把房钱,吃饭的时间,晚上锁门的时候,和一切的规矩,都当着伊牧师一字一板的交待明白了。”
逐字逐句
成语解释:挨次序一字一句地。
成语出处:程树榛《大学时代》:“她一下又翻到了今年寒假的第一天日记,并饶有兴趣地逐字逐句看了下去。”
一字一句
成语解释:①每字每句。②形容说话清楚从容。
成语出处:林兰《红棉袄》:“三婶子一点一点撕着那发了黑的棉花,一字一句地说:‘老三那孩子言不出语不进的,写不上,算不上,工作团咋派上他这个老实疙瘩。’”
逐句逐字
成语解释:见“逐字逐句”。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一回:“自上横行退一字成句,逐句逐字逆读,俱成回文。”
字里行间
成语解释:字词里边;文句中间。指文章字句间所透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成语出处:南朝・梁・简文帝《答新渝侯和诗书》:“垂示三首,风云吐于行间,珠玉生于字里。”
字斟句酌
成语解释: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说话、作文章严谨慎重。斟酌:考虑;推敲。
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论语》、《孟子》,宋儒积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断非汉儒所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