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危的成语

危的成语(共157个)

  • 岌岌可

    jí jí kě wēi

    成语解释:岌岌:十分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形容形势极其危险。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万章上》:“天下殆哉,岌岌乎!”

  • 人人自

    rén rén zì wēi

    成语解释:每一个人都感到随时有危险出现而恐惧不安。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法令诛罚日益深刻,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

  • 安不忘

    ān bù wàng wēi

    成语解释:安:平安;危:危险;灾难。
    平安的时候不忘危险;或太平的时候不忘危机或灾难。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下》:“是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 授命

    jiàn wēi shòu mìng

    成语解释: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 居安思

    jū ān sī wēi

    成语解释:居:处在。
    处于安全的环境;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 乘人之

    chéng rén zhī wēi

    成语解释:乘:趁;危:危险;灾难。
    趁别人有困难时;去要挟、侵害对方。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盖勋传》:“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

  • 在旦夕

    wēi zài dàn xī

    成语解释:形容危险就在眼前。旦夕:早晨和晚上;指很短时间之内。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 居安虑

    jū ān lǜ wēi

    成语解释:同“居安思危”。

    成语出处:《宋书・文五王传》:“龙舟所幸,理必利涉,然居安虑危,不可不惧。”

  • 拯溺扶

    zhěng nì fú wēi

    成语解释:拯:救。
    溺:落水者。
    危:危难。
    救助落水者,扶持危难中的人或国家。亦作“拯危扶溺”、“拯危济困”。

    成语出处:《陈书・虞寄传》:“然夷凶剪乱,拯溺扶危,四海乐推,三灵眷命,揖让而居南面者,陈氏也。”

  • 就安

    qù wēi jiù ān

    成语解释:离开危险,达到平安。

    成语出处:《北齐书・文襄帝纪》:“去危就安,今归正朔;转祸为福,已脱罗网。”

  • 定倾

    fú wēi dìng qīng

    成语解释:谓在国家危殆将倾覆之时扶持之使安定。

    成语出处:《周书・李基传》:“太祖扶危定倾,威权震主。”

  • 翼倾

    fú wēi yì qīng

    成语解释:见“扶危定倾”。

    成语出处:《周书・武帝纪下》:“昔魏室将季,海内分崩,太祖扶危翼倾,肇开王业。”

  • 急人之

    jí rén zhī wēi

    成语解释:急:着急;危:危急。
    热心主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刘守光传》:“公三晋贤士,独不急人之危乎?”

  • 累卵

    shì wēi lěi luǎn

    成语解释:事情危险得像堆起来的蛋一样。形容形势极端危险。

    成语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十过》:“故曹小国也,而迫于晋楚之间,其君之危,犹累卵也。”

  • 不惧

    lín wēi bù jù

    成语解释:临:碰到;面临;惧:害怕;畏惧。
    面对危难;丝毫也不畏惧。

    成语出处:《邓析子・无厚》:“死生有命,贫富有时。怨夭折者,不知命也;怨贫贱者,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