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危的成语

危的成语(共157个)

  • 自计

    lín wēi zì jì

    成语解释:计:计算。
    指临到危险时刻只为自己着想。

    成语出处:五代十国・后晋・刘昫《旧唐书・吴溆传》:“人臣食君之禄,死君之难,临危自计,非忠也。”

  • 心所谓

    xīn suǒ wèi wēi

    成语解释:危:危险。
    心里觉得有危险。指个人对情况和问题的主观认识。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吾其敢谓子面如吾面乎?抑所谓危,亦以告也。”

  • 授命

    lín wēi shòu mìng

    成语解释: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 下石

    lín wēi xià shí

    成语解释:在人家处于危急时向他扔石头。比喻乘人之危,加以打击。

    成语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9回:“夸谈经济者,少甚么看风使舵、临危下石之人。”

  • 于累卵

    wēi yú lěi luǎn

    成语解释:比垒起的蛋还危险。喻极其危险。

    成语出处:《战国策・秦策四》:“当是时,魏危于累卵,天下之士相从谋。”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后汉书・申屠刚传》:“国家危弱,奸谋不禁;六极之效,危于累卵。”

  • 燕巢

    yàn cháo wēi mù

    成语解释:燕子把窝做在帷幕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

  • 受命

    lín wēi shòu mìng

    成语解释: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成语出处:三国・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不乱

    lín wēi bù luàn

    成语解释:临:面临;危:危险;乱:慌乱,紊乱。
    指面临危险心情不慌乱。

    成语出处:梁实秋《槐园梦忆》:“此次事件端赖季淑临危不乱,镇定应付,使我得以幸免于祸灾。”

  • 存亡急之秋

    cún wáng wēi jí zhī qiū

    成语解释:指生存、灭亡、危险、紧急的关键时刻。

    成语出处:毛泽东《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在存亡危急之秋,更不应计较过去的一切,而当与全国国民彻底更始,力谋团结,以保国家之生命与生存。”

  • 不顾

    lín wēi bù gù

    成语解释:临:遇到;危:危险。
    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留王传》:“和、琇、抚皆抗不挠,拒会凶言,临危不顾。”

  • 为安

    biàn wēi wéi ān

    成语解释:变危急为平安。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论周琰事乞不坐冯浩状》:“陛下当此之时变危为安,变乱为治,易于返掌。”

  • 效命

    lín wēi xiào mìng

    成语解释:效:献出。
    面对危难,勇于献出自己生命。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谢复龙图阁直学士表》:“徒因学古之勤,粗识事君之节,苟临危效命,尚当不顾以奋身,况为善无伤,何惮竭忠而报国。”

  • 扶颠

    chí wēi fú diān

    成语解释:扶持危困的局面。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 处安思

    chǔ ān sī wēi

    成语解释:处:居于;思:想,考虑。
    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要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

    成语出处: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皇复》:“居高念下,处安思危,照临有度,纪律无亏。”

  • 扶溺

    zhěng wēi fú nì

    成语解释:溺:落水者;危:危乱,指动乱中的国家。
    拯救、帮助受难的百姓和动乱中的国家。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73回:“岂有论道经邦之志,全无拯危扶溺之心。”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