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祸的成语

祸的成语(共199个)

  • 兵连

    bīng lián huò jié

    成语解释:兵:指战争;结:相连。
    指战争连年不断;灾祸持续相结。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匈奴传下》:“汉武帝选将练兵,约赍轻粮,深入远戍,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馀年。”

  • 包藏

    bāo cáng huò xīn

    成语解释:包藏:暗藏;祸心:害人之心。
    表示心里藏着坏主意;怀着害人的意图。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元年》:“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已,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 福兮所伏,兮福所倚

    fú xī huò suǒ fú , huò xī fú suǒ yī

    成语解释:指福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

    成语出处:《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好人不长寿,害一千年

    hǎo rén bù cháng shòu , huò hài yī qiān nián
  •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

    tiān yǒu bù cè fēng yún , dì yǒu dàn xī huò fú

    成语解释:不测:料想不到。
    比喻有些灾祸的发生,事先是无法预料的。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那厮恰才无病。怎生下在牢里便有病?张千,你再去看来。”

  •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暂时

    tiān yǒu bù cè fēng yún , rén yǒu zàn shí huò fú

    成语解释:不测:料想不到。
    比喻有些灾祸的发生,事先是无法预料的。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回:“李足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暂时祸福’,你怎么就保得无事?”

  • 福无门

    huò fú wú mén

    成语解释:无门:没有定数;不是天意。
    灾祸与好运的来临全不是命中注定的;全是人们自己招引来的。

    成语出处: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 起萧墙

    huò qǐ xiāo qiáng

    成语解释: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用作屏风。
    比喻家里、内部。祸乱从内部发生。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 福善

    fú shàn huò yín

    成语解释:指行善的得福,作恶的受祸。

    成语出处:《尚书・汤诰》:“天道福善祸淫。”孔传:“政善,天福之;淫过,天祸之。”

  • 福过

    fú guò huò shēng

    成语解释:过:太甚。
    幸福到了极点就转化为灾祸。形容人乐极生悲。

    成语出处:《宋书・刘敬宣传》:“今此杖节,常惧福过祸生,实思避盈居损,富贵之旨,非所敢当。”

  • 幸灾

    lè huò xìng zāi

    成语解释:犹言幸灾乐祸。谓以别人的灾祸为乐。

    成语出处:南朝・梁・沈约《宋书・沈攸之传》:“而攸之始奉国讳,喜见于容,普天同哀,己以为庆。此其乐祸幸灾,大逆之罪一也。”

  • 不旋踵

    huò bù xuán zhǒng

    成语解释:旋踵:旋转脚跟,比喻时间极短。
    祸害不久就将到来。

    成语出处:《北齐书・袁聿修传》:“若违忤要势,即恐祸不旋踵,虽以清白自守,犹不免请谒之累。”

  • 灭门之

    miè mén zhī huò

    成语解释:灭:消灭;门:家,家族。
    满门老少皆被诛灭的灾祸。

    成语出处:《周书・王轨传》:“皇太子,国之储副,事有蹉跌,便至灭门之祸。”

  • 盈恶稔

    huò yíng è rěn

    成语解释:犹言罪恶累累。稔,喻积久。

    成语出处:《周书・武帝纪》:“既祸盈恶稔,众叛亲离,不有一戎,何以大定。”

  • 恶稔

    è rěn huò yíng

    成语解释:稔:成熟;盈:满,指到了极点。
    罪恶积蓄成熟,像钱串已满。形容作恶多端,末日来临。

    成语出处:《周书・武帝纪》:“伪齐违信背约,恶稔祸盈。”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