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祸的成语

祸的成语(共199个)

  • 于人

    jià huò yú rén

    成语解释:嫁:转移。
    把灾祸转嫁给别人。

    成语出处:《南史・阮孝绪传》:“答曰:‘己所不欲,岂可嫁祸于人。’乃焚之。”

  • 在朝夕

    huò zài zhāo xī

    成语解释:夕:晚上;朝夕:比喻短时间。
    指祸患来临在即。

    成语出处:《旧五代史・晋书・杨光远传》:“承勋虑祸在朝夕,与诸弟同谋,杀节度判官邱涛。”

  • 福相倚

    huò fú xiāng yī

    成语解释:指祸与福相因而生。

    成语出处:先秦・李耳《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 不单行

    huò bù dān xíng

    成语解释:祸:灾难;行:到来。
    灾祸的到来不只是一次。指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到来。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权谋》:“此所谓福不重来,祸必重来者也。”

  • 为福

    zhuǎn huò wéi fú

    成语解释:把灾祸转变为幸福。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一》:“圣人之制事也,转祸而为福,因败而为功。”

  • 不测之

    bù cè zhī huò

    成语解释:测:估计。
    估计不到的灾祸,多指死亡。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秦始皇九年》:“妾赖天而有男,则是君之子为王也。楚国尽可得,孰与身临不测之祸哉!”

  • 幸灾乐

    xìng zāi lè huò

    成语解释:指人缺乏善意;在别人遇到灾祸时感到高兴。幸:高兴;乐:欢喜。

    成语出处:北朝・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诫兵》:“若居承平之世,睥睨宫阃,幸灾乐祸,首为逆乱。”

  • 起飞语

    huò qǐ fēi yǔ

    成语解释:飞语:流言。
    祸患从流言而来。

    成语出处:唐・刘禹锡《上中书李相公启》:“祸起飞语,刑极沦胥。”

  • 招灾惹

    zhāo zāi rě huò

    成语解释:招引灾祸。

    成语出处:清・李渔《巧团圆・议赘》:“难道我老夫妻两口自己照管不来,还带着个如花似玉的闺女去招灾惹祸不成!”

  • 罪魁

    zuì kuí huò shǒu

    成语解释:作恶犯罪的头子(魁、首:头目)。
    指坏事的根子。

    成语出处:明・郑若庸《玉玦记・索命》:“虽是虔婆杀我,娟奴是祸首罪魁,追了他去。”

  • 亡猿

    wáng yuán huò mù

    成语解释:《渊鉴类函》卷四三二引《汀州志》:“唐大历中,有猴数百集古田杉林中,里人欲伐木杀之。
    中一老猴忽跃去近邻一家纵火焚屋。里人惧,亟走救火,于是群猴脱去。”后因以“亡猿祸木”喻欲损人反而害己的行为。

    成语出处:《渊鉴类函》卷四三二引《汀州志》:“唐大历中,有猴数百集古田杉林中,里人欲伐木杀之。中一老猴忽跃去近邻一家纵火焚屋。里人惧,亟走救火,于是群猴脱去。”

  • 结兵连

    huò jié bīng lián

    成语解释: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
    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成语出处:《汉书・匈奴传》:“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余年。”

  • 福相生

    huò fú xiāng shēng

    成语解释:指祸害与幸福是相互转化、相互依存的。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

  • 中有福

    huò zhōng yǒu fú

    成语解释:指不幸之中也包含着产生幸运的因素。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失火而遇雨,失火则不幸,遇雨则幸也,故祸中有福也。”

  • 从天降

    huò cóng tiān jiàng

    成语解释:祸:祸害;灾难;降:落下来。
    灾祸从天上落下来。比喻意外的灾祸突然到来。

    成语出处: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三折:“则为那窈窕娘,不招你个俊俏郎,弄出这一番祸从天降。”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