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疾的成语

疾的成语(共139个)

  • 风知劲草

    jí fēng zhī jìn cǎo

    成语解释:只有经过猛烈大风的考验;才能知道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原来比喻在危急关头才显出的意志坚强;经得起考验;现在还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阶级斗争的考验;才能显出谁是坚强的革命者。劲:有力量。

    成语出处:《东观汉记・王霸传》:“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始验疾风知尽草。”

  • 腹心之

    fù xīn zhī jí

    成语解释:腹心:比喻要害处;疾:疾患。
    比喻要害处的祸患。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六年》:“除腹心之疾,而置诸股肱,何益?”

  • 痛心

    tòng xīn jí shǒu

    成语解释:伤心而且头痛。形容伤心痛恨到了极点。疾首:头痛。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

  • 恶好善

    jí è hào shàn

    成语解释:憎恨丑恶,喜好善美。形容事非界线清楚。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王珪传》:“至激浊扬清,疾恶好善,臣于数子有一日之长。”

  • 风暴雨

    jí fēng bào yǔ

    成语解释:疾:又快又猛;暴:突然而猛烈。
    形容风雨来势猛。比喻迅猛激烈的斗争。

    成语出处:《淮南子・兵略训》:“何谓隐之天?大寒甚暑,疾风暴雨,大雾冥晦,因此而为变者也。”

  • 风骤雨

    jí fēng zhòu yǔ

    成语解释:疾:又快又猛;骤:突然而猛烈。
    形容风雨来势猛。比喻迅猛激烈的斗争。

    成语出处:《淮南子・兵略训》:“何谓隐之天?大寒甚暑,疾风暴雨,大雾冥晦,因此而为变者也。”

  • 癣疥之

    xuǎn jiè zhī jí

    成语解释:形容无关紧要的小毛病。也比喻容易解决的小问题或为害尚轻的小祸害。

    成语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直谏》:“夫齐之于吴也,疥癣之病也。”

  • 风扫落叶

    jí fēng sǎo luò yè

    成语解释:疾:急速,猛烈。
    比喻力量强大,进展迅速,所向无阻。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七年》:“以吾出晋,校其强弱之势,犹疾风之扫秋叶。”

  • 防患

    gōng jí fáng huàn

    成语解释:匡正过失,防止祸患。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箴者,所以攻疾防患,喻针石也。”

  • 而终

    wú jí ér zhōng

    成语解释:没有病就死了,比喻事物未受外力干扰就自行消灭。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8卷:“到三十六岁,忽对人说:‘玉帝命我为江涛之神,三日后,必当赴任。’至期无疾而终。”

  • 大声

    dà shēng jí hū

    成语解释:疾:急。
    急切地大声呼喊;以引起注意或警觉。现多指就某一问题向社会发出了强烈的呼吁。

    成语出处:唐・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

  • 不徐

    bù jí bù xú

    成语解释:疾:急速;徐:缓慢。
    不急不慢。

    成语出处:宋・黄庭坚《王纯中墓志铭》:“君调用财力,不疾不徐,劳民劝功,公私以济。”

  • 积劳成

    jī láo chéng jí

    成语解释:劳:劳累;疾:病。
    因长期过度劳累而得病。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9回:“公孙归生,积劳成疾,卧不能起,城中食尽,饿死者居半,守者疲困,不能御敌。”

  • 言厉色

    jí yán lì sè

    成语解释:疾:急速;厉:严厉。
    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常用来形容人发怒时说话的表情态度。

    成语出处:元・刘壎《隐居通议・文章四》:“平居于人无忤,睦亲族以礼,抚臧获以恩,未尝疾言厉色。”

  • 深恶痛

    shēn wù tòng jí

    成语解释:恶:厌恶;痛:痛恨。
    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下》:“斯可谓之乡愿矣” 宋・朱熹集注:“过门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见亲就为幸,深恶而痛绝之也。”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