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的成语(共139个)
疾首蹙额
成语解释:疾首:头痛;蹙额:皱眉。
形容厌恶、痛恨的样子。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下》:“举疾首蹙額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积忧成疾
成语解释:忧:忧虑。
长久忧虑就会得病。成语出处: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李逢吉裴度谏穆宗》:“崔发驱曳中人,诚大不恭,然其母年八十,自发下狱,积忧成疾,陛下方以孝理天下,所宜矜念。”
疾言怒色
成语解释: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同“疾言厉色”。
成语出处:清・戴名世《张验封传》:“为人宽厚和平,平生未尝有疾言怒色,有犯者皆不与校。”
疾首痛心
成语解释:①伤心到时极点。②痛恨到极点。
成语出处:《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曹海凝墓志》:“民嗟邑主,疾首痛心。”《南史・虞寄传》:“不意将军惑于邪说,翻然异计,寄所以疾首痛心,泣尽继之以血,万全之策,窃为将军惜之。”
伤心疾首
成语解释:痛心疾首,形容痛心之至。
成语出处:《‘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学界风潮记》:“吾民伤心疾首之事,孰有过于是耶!”
疾恶如仇
成语解释:疾:厌恶;憎恨;恶:指坏人坏事。
痛恨坏人坏事像痛恨仇敌一样。成语出处:汉・孔融《荐祢衡表》:“忠果正直,志怀霜月,见善若惊,疾恶如仇。”
掩瑕藏疾
成语解释:掩:遮盖。
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
藏:隐瞒。
疾:毛病,过错。
掩盖缺点,隐瞒过错。成语出处:《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至于掩瑕藏疾,涤除疵垢,朝为寇仇,夕委心膂,虽未足希准古人,粗亦无负于新旧。”
讳疾忌医
成语解释:讳:忌讳;疾:疾病;忌:怕。
有病不肯说;又怕见医生;不愿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愿改正。成语出处: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含垢藏疾
成语解释:本谓应有包容的气量,后转用以指包容坏人坏事。
成语出处: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
手疾眼快
成语解释:疾:快。
眼到手也到;指手和眼睛的动作都很快。形容动作机灵;眼光敏捷。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原来悟空手疾眼快,正在那混乱之时……哪吒脑后,着左膊上一棒打来。”
疾风甚雨
成语解释:指大风急雨。
成语出处:语出《礼记・玉藻》:“君子之居恒当户,寝恒东首,若有疾风、迅雷、甚雨,则必变,虽夜必兴,衣服冠而坐。”
疾如雷电
成语解释:快提就像雷鸣闪电。形容形势发展很迅速。
成语出处:汉・荀悦《汉纪・高祖纪》:“项羽用兵疾如雷电。”
疾风迅雷
成语解释:形容事情的发生和发展,象暴风急雷那样猛烈而迅速。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玉藻》:“君子之居恒当户,寝恒东首,若有疾风、迅雷、甚雨,则必变,虽夜必兴,衣服冠而坐。”
疾雷不及塞耳
成语解释: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同“疾雷不及掩耳”。
成语出处:《淮南子・兵略训》:“故善用兵者,见敌之虚,乘而勿假也,追而勿舍也,迫而勿去也,击其犹犹,陵其与与,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
疾雷不暇掩耳
成语解释: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同“疾雷不及掩耳”。
成语出处:晋・傅玄《傅子・阙题》:“我欲战而彼不欲战者,我鼓而进之若山崩河溢,当其冲者摧,值其锋者破,所谓疾雷不暇掩耳,则又谁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