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疾的成语

疾的成语(共139个)

  • 首蹙頞

    jí shǒu cù é

    成语解释:疾首:头痛;蹙:皱。
    形容厌恶、痛恨的样子。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下》:“举疾首蹙額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 寡人之

    guǎ rén zhī jí

    成语解释:寡人:古代君主的自称;疾:病,毛病。
    古代君王的通病——好色。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下》:“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 疢如

    chèn rú jí shǒu

    成语解释:疢:热病;疾首:头痛。
    内心烦热得头痛脑胀。形容忧伤成疾或心神不宁。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小弁》:“疢如疾首。”

  • 心腹之

    xīn fù zhī jí

    成语解释:指体内致命的疾病。比喻严重的隐患。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十二年》:“越在我,心腹之疾也。”

  • 纳污藏

    nà wū cáng jí

    成语解释:纳:接受;疾:弊病,缺点。
    包藏容纳罪过缺失。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 不可为

    jí bù kě wéi

    成语解释:疾:病;为:治。
    病已不可医治。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 恶如风

    jí è rú fēng

    成语解释:痛恨坏人坏事就像狂风猛扫一样。

    成语出处:《后汉书・陈蕃传》:“震(朱震)字伯厚,初为州从事,奏济阴太守单匡臧罪,并连匡兄中常侍车骑将军超。桓帝收匡下廷尉,以谴超,超诣狱谢。三府谚曰:‘车如鸡栖马如狗,疾恶如风朱伯厚。’”

  • 从事

    lì jí cóng shì

    成语解释:力疾:带病坚持。
    形容克服病痛,坚持工作。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曹爽传》:臣辄力疾,将兵屯洛水浮桥,伺察非常。

  • 从公

    lì jí cóng gōng

    成语解释:力疾:带病坚持;从公:从事公务。
    形容克服病痛,坚持工作。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曹爽传》:臣辄力疾,将兵屯洛水浮桥,伺察非常。

  • 悼心

    dào xīn jí shǒu

    成语解释:心里伤感,头部疼痛。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旧唐书・田布传》:“况其临命须臾,处之不挠,载形章表,益深衷悃,问使发缄,悼心疾首。”

  • 烟霞

    gù jí yān xiá

    成语解释:痼疾:久治不愈的病,比喻积久成习,不易改变的嗜好、习惯;烟霞:指山水。
    指爱好山水成癖。

    成语出处:《旧唐书・田游岩传》:臣所谓泉石膏肓,烟霞痼疾,既逢圣代,幸得逍遥。

  • 妒贤

    dù xián jí néng

    成语解释:见“妒贤嫉能”。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奸臣传上・李林甫》:“至林甫,[帝]曰:‘是子妒贤疾能,举无比者。’”

  • 恫心

    dòng xīn jí shǒu

    成语解释:恫:疼痛。
    形容极端仇恨。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萧锐传》:“我是以恫心疾首,思刷厥耻。”

  • 声大呼

    jí shēng dà hū

    成语解释:疾:急速。
    急促而大声的呼喊,以引起注意。

    成语出处:元《宋史・辛弃疾传》:“咸淳间史馆校勘谢坊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呼其不平。”

  • 愤时

    fèn shí jí sú

    成语解释:同“愤世嫉俗”。

    成语出处:《明史・姜士昌传》:“居恒愤时疾俗,欲以身挽之。”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