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的成语(共132个)
- 导德齐礼- 成语解释:指用道德诱导,用礼教整顿,让百姓归服。 -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复礼克己- 成语解释:克:克制,约束;克己:约束自己。 
 指约束自我,使言行合乎先王之礼。- 成语出处:《晋书・李充传》:“室有善言,应在千里,况乎行止,复礼克己。” 
- 夔龙礼乐- 成语解释:夔龙:虞舜的两个大臣,夔为乐官,龙为谏官。 
 指可以作为规范的礼乐制度。-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夔龙礼乐承先范,班马文章勘墨铅。” 
- 等礼相亢- 成语解释:犹言分庭抗礼。以平等之礼相待。 -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君道》:“今王将东面,目指气使以求臣,则厮役之材至矣;南面听朝,不失揖让之礼以求臣,则人臣之材至矣;西面等礼相亢,下之以色,不乘势以求臣,则朋友之材至矣。” 
- 烦文缛礼- 成语解释:繁琐而不必要的礼节。 -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卷二四:“秦之所谓损益,亦见得周末许多烦文缛礼如此,故直要损其太过,益其欠处,只是损益得太甚。” 
- 俭不中礼- 成语解释:指节省太过而不合于礼。 - 成语出处:《诗经・唐风・蟋蟀序》:“《蟋蟀》,刺晋僖公也。俭不中礼,故作是诗以闵之。” 
- 践律蹈礼- 成语解释:指遵循礼法。 - 成语出处:《北齐书・文宣帝纪》:“以王践律蹈礼,轨物苍生。” 
- 牵经引礼- 成语解释:援引经典。 - 成语出处:《北齐书・杜弼传》:“高祖骂之曰:‘眼看人瞋,乃复牵经引礼!’叱令出去。” 
- 缛礼烦仪- 成语解释:指烦琐的礼仪。 - 成语出处:明・唐顺之《与王尧衢书》:“其于尘俗奔走、缛礼烦仪之事,既以其溷扰而独避之。” 
- 诗礼之训- 成语解释:子女遵承父亲的教诲。 -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季氏》:“曰:‘学《诗》乎?’对曰:‘未也。’……曰:‘学《礼》乎?’对曰:‘未也。’” 
- 知文达礼- 成语解释:达:懂得。 
 有才学,懂礼仪。- 成语出处:清・张南庄《何典》第十回:“你既这等知文达礼,晓得敬重我……便饶你性命。” 
- 至心朝礼- 成语解释:至心:诚心。 
 指诚心诚意地朝拜礼敬。- 成语出处: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释道》:“《晋书・王嘉传》:‘人候之者,至心则见之,不至心则隐形不见。’按,道经云‘至心朝礼’,本此。” 
- 礼士亲贤- 成语解释:礼:表示敬意。 
 尊敬有知识的人,亲近有才德的人。-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三折:“礼士亲贤急访求,卑辞枉驾会儒流。” 
- 傲慢无礼- 成语解释:指态度傲慢,不讲礼貌。 -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三嗣主传》裴松之注引孙皓侍中李仁之言:“视人君相忤,是乃祀所谓傲慢;傲慢则无礼,无礼则不臣,不臣则犯罪,犯罪则陷不测矣。” 
- 虚文浮礼- 成语解释:没有意义的,表面应酬的礼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