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的成语(共132个)
- 礼奢宁俭- 成语解释:礼义过多而烦杂,不如俭约些。 -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八佾》:“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 
- 礼无不答- 成语解释:礼:礼数。 
 一方以礼相待,另一方不能不以礼相报。- 成语出处:《礼记・燕义》:“君举旅于宾,及君所赐爵,皆降再拜稽首,升成拜,明臣礼也。君答拜之,礼无不答,明君上之礼也。” 
- 长斋礼佛- 成语解释:长斋:终年吃素。 
 吃长斋于佛像之前。形容修行信佛。- 成语出处:唐・杜甫《饮中八仙歌》:“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 家无常礼- 成语解释:谓家人之间平居不必拘礼。 -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2回:“行者道:‘孩儿,家无常礼,不须拜;但有甚话,只管说来。’” 
- 诗礼发冢- 成语解释:冢:坟墓;发冢:盗墓。 
 儒生们用诗礼之教来盗墓。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外物》:“儒以《诗》《礼》发冢。” 
- 礼仪之邦- 成语解释:礼仪:礼节和仪式;邦:国家。 
 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 成语出处: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最后的贵族》:“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现在却连同城而居的好朋友都不能见面,还美其名曰文化大革命,一点文化也没有。” 
- 恭而有礼- 成语解释:恭:恭敬;礼:礼节。 
 恭敬又有礼节。-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 焚香礼拜- 成语解释:焚香:点燃香火。 
 礼拜:向尊敬的人或神灵行礼跪拜。
 烧香跪拜,以表尊敬服从之意。-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却说玄德前军……所到之处,秋毫无犯,百姓扶老携幼,满路瞻观,焚香礼拜。” 
- 卑礼厚币- 成语解释:卑礼:谦恭的礼节;厚币:厚重的币帛。 
 比喻聘请人员的郑重殷切。-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魏世家》:“惠王数败于军旅,卑礼厚币,以招贤者。” 
- 焚香顶礼- 成语解释:犹焚香礼拜。 - 成语出处:《西湖佳话・六桥才迹》:那杭州百姓,前番受过他的恩惠,今又听得他来,不胜欢喜,大家都打点焚香顶礼远接。” 
- 克己复礼- 成语解释:克:克制。 
 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 
- 知书识礼- 成语解释:有文化,懂礼貌。 -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1回:“媳妇虽不敢说知书识礼,然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句俗话,是从小儿听到大的。” 
- 分庭伉礼- 成语解释:见“分庭抗礼”。 -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 
- 富而好礼- 成语解释:礼:社会规范、道德准则。 
 富有而又彬彬有礼。-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学而》:“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 博文约礼- 成语解释:博:金我,广;约:约束。 
 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