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礼的成语

礼的成语(共132个)

  • 存羊

    ài lǐ cún yáng

    成语解释:由于爱惜古礼,不忍使它废弛,因而保留古礼所需要的祭羊。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 鹅存

    é cún lǐ fèi

    成语解释:存:保存。
    指古代礼节形式已经消亡,仅存食物。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7回:“如今却把这奠雁的古制化雅为俗,差个家人送来,叫作通信,这就叫做鹅存礼废。”

  • 知书达

    zhī shū dá lǐ

    成语解释:知、达:懂得。
    有文化,懂礼貌。形容有教养。

    成语出处:《群音类选・牧羊记・卫律说降》:“奈何所见不同,更不知书达礼。”

  • 来而不往非

    lái ér bù wǎng fēi lǐ yě

    成语解释:表示对别人施加于自己的行动将作出反应。

    成语出处:《礼记・曲礼上》:“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 卑辞厚

    bēi cí hòu lǐ

    成语解释:卑:谦抑。
    指言辞谦逊,礼物丰厚。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许劭传》:“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

  • 之家

    shī lǐ zhī jiā

    成语解释:诗:指《诗经》;礼:指《周祀》、《仪礼》、《礼记》。
    旧指世代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

    成语出处:明・郎英《七修类稿》卷十六:“因仍苟且,多为惜财之小而忘大义,奈何诗礼之家亦如此是耶!”

  • 传家

    shī lǐ chuán jiā

    成语解释:谓以儒家经典及其道德规范世代相传。

    成语出处:元・柯丹丘《荆钗记・会讲》:“诗礼传家忝儒裔,先君不幸早倾逝。”

  • 人家

    shī lǐ rén jiā

    成语解释: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七回:“他是诗礼人家,又有庄田地土,颇过得日子。”

  • 崩乐坏

    lǐ bēng yuè huài

    成语解释:指封建礼教的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

    成语出处:清・章炳麟《与简竹居书》:“中唐以来,礼崩乐坏,狂狡有作,自己制则,而事不稽古。”

  • 敬贤

    jìng xián lǐ shì

    成语解释:礼:以礼相待,尊重。
    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
    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成语出处:《晋书・张轨传》:“实子安逊,学尚明察,敬贤爱士,以秀才为郎中。”

  • 坏乐崩

    lǐ huài yuè bēng

    成语解释:古代制礼,把它当作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把制乐人微言轻教化的规范。形容社会纲纪紊乱,骚动不宁的时代。

    成语出处:《汉书・武帝纪》:“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今礼坏乐崩,朕甚闵焉。”

  • 顺人情

    lǐ shùn rén qíng

    成语解释:指礼是顺乎人之常情,人与人共处必须遵守的规范。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卓茂传》:“律设大法,礼顺人情。今我以礼教汝,汝必无怨恶。”

  • 多人不怪

    lǐ duō rén bù guài

    成语解释:对人多行礼仪,人不会怪罪。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1回:“横竖‘礼多人不怪’,多作两个揖算得什么!”

  • 一寸,得一尺

    ràng lǐ yī cùn , dé lǐ yī chǐ

    成语解释:比喻以礼相让,事虽微而获益必大。

    成语出处:语出《太平御览》卷四二四引三国魏曹操《礼让令》:“里谚曰:‘让礼一寸,得礼一尺。’斯合经之要矣。”

  • 之用,和为贵

    lǐ zhī yòng , hé wéi guì

    成语解释:和:和谐,协调。
    按礼行事,当以和平和谐为本。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