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仁的成语

仁的成语(共122个)

  • 尸鸠之

    shī jiū zhī rén

    成语解释:尸鸠:布谷鸟;仁:仁爱。
    布谷鸟哺育群雏能平均如一。比喻君主能公平对待臣民的仁爱。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任城威王彰传》:“七子均养者,尸鸠之仁也。”

  • 残忍不

    cán rěn bù rén

    成语解释:残忍:凶暴;仁:仁爱。
    凶恶暴虐不讲仁义。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卓传》:“卓性残忍不仁,遂以严刑胁众。”

  • 义君子

    rén yì jūn zǐ

    成语解释:原指好心肠的正派人,后泛指能热心帮助别人的人。

    成语出处:《晋书・刑法志》:“戮过其罪,死不可生,纵虐于此,岁以巨计,此乃仁义君子所不忍闻,而况行之于政乎?”

  • 弃义

    jué rén qì yì

    成语解释:绝、弃:放弃。
    指放弃世俗倡导的仁义,回复到人的本性。这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

    成语出处:《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德。”

  • 无亲

    zhì rén wú qīn

    成语解释:道德高尚仁慈的人对待万物一视同仁,无亲疏之别。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天运》:“请问至仁?庄子曰:‘至仁无亲。’”

  • 残暴不

    cán bào bù rén

    成语解释:凶狠毒辣,一点也没有同情、怜悯之心。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3回:“韩玄残暴不仁,轻贤慢士,当众共殛之!”

  • 义之兵

    rén yì zhī bīng

    成语解释:兵:军队。
    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同“仁义之师”。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丞相兴仁义之兵,吊民伐罪,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

  • 一视

    tóng rén yī shì

    成语解释:同仁:同样的亲切。
    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成语出处:唐・韩愈《原人》卷十一:是故圣人一视同仁,笃近而举远。

  • 一视之

    yī shì zhī rén

    成语解释: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成语出处:唐・韩愈《原人》卷十一:是故圣人一视同仁,笃近而举远。

  • 外义

    nèi rén wài yì

    成语解释:内心很仁慈,待人重情义。

    成语出处: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伏以阁下内仁而外义,行高而德巨,尚贤而兴能,哀穷而悼屈。”

  • 发政施

    fā zhèng shī rén

    成语解释:发布政令,实施仁政。比喻统治者施行开明政治。

    成语出处:宋・苏轼《论赏罚及修河事》:“方是时,二圣在位,发政施仁,惟恐不及。”

  • 不逊

    dāng rén bù xùn

    成语解释:逊:谦让,退让。
    参见[当仁不让]。

  • 臣直

    jūn rén chén zhí

    成语解释:仁:仁义;直:正直。
    君主仁爱,臣下才能直言相谏。

    成语出处:充・刘向《新序・杂事》:臣闻其君仁者其臣直,向者,翟黄之言直,臣是以知君仁君也。

  • 宋襄之

    sòng xiāng zhī rén

    成语解释:仁:仁慈。
    指对敌人讲仁慈的可笑行为。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 残虐不

    cán nüè bù rén

    成语解释:仁:仁爱。
    凶恶暴虐不讲仁义。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32回:“再说那山东鲁王刘豫守在山东,残虐不仁,诈害良民,也非止一端。”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