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的成语(共182个)
- 好事不出门,恶事扬千里- 成语解释: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坏事却传播得极快。 -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九卷:“自古道:好事不出门,恶事扬千里。” 
- 饥则附人,饱便高扬- 成语解释:附:依附,归附;扬:飞扬。 
 饿了就来归附,饱了就飞走了。比喻人不得志即来依附,得志时就远走高飞,忘恩负义。-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吕布传》:“譬如养鹰,饥即为用,饱则扬去。” 
- 欲扬先抑- 成语解释:要发扬、放开但先控制、压抑。 - 成语出处:郁达夫《苏州烟雨记》:“还是为唤醒观者的观听起见,用修辞学上的欲扬先抑的笔法,使能得着一个对称的效力而想出来的?” 
- 骑鹤扬州- 成语解释:同“骑鹤上扬州”。 - 成语出处:宋・吴礼之《风入松・江景》词:“恬然云水无贪吝,笑腰缠,骑鹤扬州。” 
- 无风扬波- 成语解释:犹言无风起浪。喻无端生事。 - 成语出处:明・李贽《读金胜>》:“无风扬波,无事生事,一人好名,毒流万世,卒使管叔流言,新莽藉口。” 
- 鹤背扬州- 成语解释:南朝梁殷芸《小说》卷六:“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原为扬州刺史,或原多赀财,或原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欲兼三者。”后以“鹤背扬州”比喻利欲之心。- 成语出处:南朝・梁・殷芸《小说》卷六:“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原为扬州刺史,或原多赀财,或原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 
- 骑鹤维扬- 成语解释:同“骑鹤上扬州”。 - 成语出处:宋・刘克庄《沁园春・七和林卿韵》:“腰钱骑鹤维扬,分表事谁能预测。” 
- 阐扬光大- 成语解释:发扬光大,使美好的事物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扩大和提高。 - 成语出处:明・李贽《与焦弱侯书》:“待木之人,望兄速了业缘,以阐扬光大此学为不朽事业。” 
- 扬名后世- 成语解释:名声传扬到后世。 - 成语出处:《孝经・开宗明义》:“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 奉扬仁风- 成语解释:奉扬:颂扬;仁风:施行仁政如同风行。 
 旧时用作颂扬德政。- 成语出处:《晋书・袁宏传》:“时闲皆集,安欲以卒迫试之,临别执其手,顾就左右一扇而授之曰:‘聊以赠行。’宏应声答曰:‘辄当奉扬仁风,慰此黎庶。’” 
- 明扬侧陋- 成语解释:侧陋:之地位低下而才德兼备的贤人。 
 明察荐举出身微贱而德才兼备的人。- 成语出处:《尚书・尧典》:“明明扬侧陋。” 
- 簸扬糠秕- 成语解释:糠秕:谷皮和瘪谷,比喻无价值的东西。 
 形容自己不如别人,无才而居前列。-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答宗伯董浔阳书》:“儿曹徼时厚幸,并登仕版,而懋修又邋居文孙之首,簸扬糠秕,殊为惭汗。” 
- 搜扬仄陋- 成语解释:搜:寻求;扬:举荐,选拔;仄:通“侧”;仄陋:指微贱的人。 
 搜罗和举荐地位卑微的贤人。- 成语出处:《晋书・纪瞻传》:“先王身下白屋,搜扬仄陋,使山无扶苏之才,野无《伐檀》之咏。” 
- 搜扬侧陋- 成语解释:搜:寻找。 
 扬:选拔、举荐。
 侧:同“仄”。
 侧陋:隐伏,卑微,引申指地位低微。
 寻找和举荐地位低微的贤能之士。亦作“搜扬仄陋”。- 成语出处:《尚书・尧典》:“明明扬侧陋。” 
- 扬幡招魂- 成语解释:挂幡招回死者的灵魂(迷信)。比喻想使已经被清除的的坏人再恢复活动。 -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1回:“设香案,铺祭物,列灯四十九盏,扬幡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