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扬的成语

扬的成语(共182个)

  • 显姓

    xiǎn xìng yáng míng

    成语解释:谓显耀门第,传扬名声。

    成语出处:元・郑光祖《梅香》第一折:“使小姐振厥家声,又何须悬头刺股,积雪囊萤,那里也齐家治国,显姓扬名。”

  • 名显亲

    yáng míng xiǎn qīn

    成语解释:扬:传扬;显:显赫;亲:父母。
    指使双亲显耀,名声传扬。

    成语出处:《孝经・开宗明义》:“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 四海

    míng yáng sì hǎi

    成语解释:四海:指全国各地。
    名声传遍全国。形容名声很大。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五侯宴》第四折:“雄纠纠名扬四海,喜孜孜笑满腮。”

  • 赫赫

    hè hè yáng yáng

    成语解释:赫赫:显赫的样子。
    ①光明盛大的样子。②形容兴旺显赫。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诊崇》:“赫赫扬扬,日出东方。”

  • 显祖

    xiǎn zǔ yáng zōng

    成语解释:谓使祖宗的名声显耀传扬。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魏征改诏》第一折:“博得个官高禄重,都则要敬于事上要摅忠,咱人要立身行道,显祖扬宗。”

  • 悠悠

    yōu yōu yáng yáng

    成语解释:形容声音高低起伏、持续和谐或事物慢节奏运动。

    成语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一回:“叮叮咚咚,悠悠扬扬,约有五十余人,进宫里来。”

  • 自得

    yáng yáng zì dé

    成语解释:十分得意的样子。语本《史记·管晏列传》:“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闲而窥其夫。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成语出处:语出《史记・管晏列传》:“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 狐埋狐

    hú mái hú yáng

    成语解释:见“狐埋狐搰”。

    成语出处:梁启超《复古思潮平议》:“而狐埋狐扬,天下其谓政府何?”

  • 奋武

    fèn wǔ yáng wēi

    成语解释:振奋勇气,施展威风。

    成语出处:《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姜维]奋武扬威,杀入魏军之中,左冲右突,魏兵大乱。”

  • 吐气

    tǔ qì yáng méi

    成语解释:形容受压抑的心情得以舒展而感到快意。

    成语出处:明・孙仁孺《东郭记・与之大夫》:“吐气扬眉,青云激励,却怜小友尚穷乏。”

  • 饥附饱

    jī fù bǎo yáng

    成语解释:附:依附,归附;扬:飞扬。
    指不得志时即来依附,得志时便远走高飞。比喻人贪婪自私,没有情义。

    成语出处:唐・房玄龄《晋书・慕容垂载记》:“且垂犹鹰也饥则附人,饱便高扬。”

  • 海不

    hǎi bù yáng bō

    成语解释:比喻太平无事。

    成语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道不拾遗,由在上有善政;海不扬波,知中国有圣人。”

  • 丑事外

    chǒu shì wài yáng

    成语解释:不光彩、见不得人的事在外面到处传扬。

  • 簸之之,糠秕在前

    bǒ zhī yáng zhī , kāng bǐ zài qián

    成语解释:糠秕:谷皮和瘪谷,比喻无价值的东西。
    形容自己不如别人。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 我武惟

    wǒ wǔ wéi yáng

    成语解释:形容威武凌厉,奋发向上的样子。

    成语出处:《尚书・泰誓中》:“今朕必往,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取彼凶残,我伐用张,于汤有光。”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