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扬的成语

扬的成语(共182个)

  • 其貌不

    qí mào bù yáng

    成语解释:其:他的;不扬:不出众。
    指人的外貌不漂亮。也形容器物不美观。

    成语出处:唐・裴度《自题写真赞》:“尔才不长,尔貌不扬,胡为将,胡为相?”

  • 长而去

    yáng cháng ér qù

    成语解释:扬长:大模大样的样子。
    丢下别人;大模大样地离去。也作“徉长而去”。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说罢,深深一揖,扬长而去。”

  • 耀武

    yào wǔ yáng wēi

    成语解释:耀:炫耀;夸耀;武:武力;扬威:显示威风。
    炫耀武力;显示威风;也作“扬威耀武”。

    成语出处:元・郑光祖《老君堂》第二折:“俺这唐兵人强马壮,耀武扬威,真个是将勇兵骁也。”

  • 掩恶

    yǎn è yáng shàn

    成语解释:谓对待别人讳言其过恶,称扬其好处。

    成语出处:汉・班固《白虎通・谥》:“天子崩,大臣至南郊谥之者何?以为人臣之义莫不欲褒其君,掩恶扬善者也。”

  • 斗志昂

    dòu zhì áng yáng

    成语解释:斗:泛指做事;昂扬:情绪高涨。
    形容做事的热情很高。

    成语出处:毛泽东《介绍一个合作社》:“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

  • 踔厉

    fā yáng chuō lì

    成语解释:原指周初《武》乐的舞蹈动作。手足发扬,蹈地而猛烈,象征太公望辅助武王伐纣时勇往直前的意志。后比喻精神奋发,意气昂扬。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乐记》:“发扬蹈厉,大(太)公之志也。”

  • 挫骨

    cuò gǔ yáng huī

    成语解释:死后将骨头挫成灰撒掉。形容罪孽深重或恨之极深。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倘然要把老爷的这项银子耽搁了,慢说我,就挫骨扬灰也抵不了这罪过。”

  • 神采飞

    shén cǎi fēi yáng

    成语解释: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
    脸上的神态焕发有神。形容人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成语出处:丁玲《梦珂》:“她居然很能够安逸的,高贵的,走过去握那少年导演的手,又用那神采飞扬的眼光去照顾一下全室的人。”

  • 趾高气

    zhǐ gāo qì yáng

    成语解释: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桓公十三年》:“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

  • 长避短

    yáng cháng bì duǎn

    成语解释:扬;发挥;避:回避;避开。
    发扬长处;避开短处。

    成语出处:秦牧《漫记端木蕻良》:“选择这样一个题材来写作,既扬长避短,也施展了抱负。”

  • 虎视

    yīng yáng hǔ shì

    成语解释:象鹰那样飞翔,如虎一般雄视。形容十分威武。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周易・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三国魏・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王肃以宿德显授,何曾以后进见拔,皆鹰扬虎视,有万里之望。”

  • 虎噬

    yīng yáng hǔ shì

    成语解释:如鹰飞扬,似虎噬咬。形容耀武扬威,穷凶极恶。

    成语出处:明・陶宗仪《辍耕录・阑驾上书》:“散散、王士宏等,不体圣天子抚绥元元之意,鹰扬虎噬,雷厉风飞。”

  • 立身

    lì shēn yáng míng

    成语解释:立身:使自己在社会上有相当地位;扬:传布。
    使自己立足于社会,名声远扬。

    成语出处:三国・魏 应璩《与从弟君苗君胄书》:“潜精坟籍,立身扬名。”

  • 显亲

    xiǎn qīn yáng míng

    成语解释:显:使显赫;扬:传扬。
    使父母宗族显耀;张扬自己的声誉。指中举、立功、做官的荣耀。

    成语出处:《孝经・开宗明义》:“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 身显名

    shēn xiǎn míng yáng

    成语解释:身世显赫,声名远扬。

    成语出处:元・施惠《幽闺记・推就红丝》:“兄弟,所喜者志得意满,身显名扬;所悲者家园荡废,恐瑟凄凉。”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