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的成语(共213个)
用心用意
成语解释:犹言专心致志。
成语出处:姚雪垠《长夜》九:“其实他并不想晓得正文中讲些什么,他只在聚精会神地,用心用意地,向密密的方块字群中寻找他所要寻找的一个字。”
宽打窄用
成语解释:瞀打得宽裕一些,用起来节省一些。比喻作计划要留有余地。
成语出处:严明礼《我的母亲》:“出门在外,穷家富路,把这些钱带在身边,留给你宽打窄用。”
言听计用
成语解释:同“言听计从”。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心无二用
成语解释:心思不能同时用在两件事上。指做事必须专心;注意力不能分散。
成语出处:北齐 刘昼《新论・专学》:“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令一时具成,虽执规矩之心,回剟劂之手,而不能成者,由心不两用,则手不并运也。”
晋用楚材
成语解释:指一国聘用别国的人材。
成语出处:清・严复《按语》:“国之官事,晋用楚材,古今有之,而未闻监榷之政付之他国之吏者也。”
洋为中用
成语解释:有分析、有批判地吸收外国的有用的东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
成语出处:毛泽东《对中央音乐学院的意见的批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废物利用
成语解释:废物:无用的东西。
让没有用的东西发挥它的作用。成语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浅识者或当誉为废物利用,而其实乃洪水之祸源,可叹。”
学非所用
成语解释:所学的不是所应用的,所应用的不是所学的。比喻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成语出处:《后汉书・张衡传》:“必也学非所用,术有所仰,故临川将济,而舟楫不存焉。”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成语解释:饱:吃足;终日:整天。
整天吃得饱饱的,什么事也不干,什么事也不思考。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解铃须用系铃人
成语解释:比喻由谁引起的麻烦,仍由谁去解决。同“解铃还须系铃人”。
成语出处:明・瞿汝稷《指月录》第23卷:“眼一日问众:‘虎项金铃,是谁解得?’众无对。师适至,眼举前语问,师曰:‘系者解得。’”
杀人不用刀
成语解释:比喻用笔或嘴陷害人于死地。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第17卷:“问:‘如何是衲僧口?’师曰:‘杀人不用刀。’”
血债要用血来还
成语解释:血债:未报的杀人仇恨。
欠下杀人害命的深仇,必须以死来偿还。成语出处:曲波《桥隆飙》:“同志们,走!血债要用血来还,欠一分也不成!”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成语解释:疑:不相信。
任用一个人,就不要怀疑他;怀疑一个人,就不要任用他。成语出处:宋・陈亮《论开诚之道》:“臣愿陛下虚怀易盛,开心见诚,疑则勿用,用则勿疑。与其位,勿夺其职;任徽事,勿间以言。”
割鸡焉用牛刀
成语解释: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成语解释:妙:巧妙;存乎:存在;心:指思考。
运用得巧妙;灵活;全在于善于动脑筋思考。也作省“运用一心”。原指在战争中;指挥作战要灵活地运用战略战术;而其中的巧妙;就是善于思考和判断。成语出处:元・脱脱等《宋史・岳飞传》:“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