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的成语(共213个)
用非其人
成语解释:任用了不适当的人才。指用人不当。
成语出处:《魏略》:“三公具赡所归,不可用非其人。昔魏文帝用贾诩为三公,孙权笑之。”
节用厚生
成语解释:节:节制,减省;厚:宽厚。
节约用度,充裕人民生活。成语出处:唐・杨炯《梓州官僚赞・参军中山张曼伯赞》:“谦谦曼伯,不逾规矩,节用厚生,保家之主。”
无所用之
成语解释:没有地方可以用上它。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十一年》:“得志于齐,犹获石田也。无所用之。”
自用则小
成语解释:自用:只凭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不虚心向人求教。
主观武断,就办不成大事。成语出处:《尚书・仲虺之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大才小用
成语解释:比喻人才使用不当,不能尽其才。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7回:“你如今连个‘名世之数’都不肯出,真正大才小用了。”
对症用药
成语解释:症:病症。
针对病症用药。比喻针对具体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成语出处:宋・阳枋《编类钱氏小儿方证说》:“凡小儿关节脉理百髋九窍五脏六腑,粲然在目,故能察病论症,对症用药,如指诸掌。”
用其所长
成语解释:使用人的专长。
成语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六一居士》:“凡人材性不一,各有长短,用其所长,事无不举;强其所短,政必不逮。”
无用武之地
成语解释:没有使用武力的地方。比喻无法施展才能。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近又新破荆州,威震海内,纵有英雄,无用武之地。”
滥用职权
成语解释:指过分地或非法地行使自己掌握的权力。
枉用心机
成语解释:同“枉费心机”。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你使着这般科段,敢可也枉用心机。”
利用厚生
成语解释:利用:尽物之用;厚:富裕;生:民众。
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富裕。成语出处:《尚书・大禹漠》:“正德,利用,厚生,惟和。”
弃瑕录用
成语解释:原谅过去的过失,重新录用。
成语出处:三国・吴 陆瑁《与暨艳书》:“加今王业始建,将一大统,此乃汉高弃瑕录用之时也。”
舍道用权
成语解释:权:权变。
指变通常道以适应现实的需要。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良规》:“周公之摄王位,伊尹之黜太甲,霍光之废昌邑,孙琳之退少帝,谓之舍道用权,以安社稷。”
运用自如
成语解释:自如:活动不受阻碍。
形容运用得非常熟练、自然。成语出处:清・梁启超《开明专政论》第五章:“列国并立时代,幅员稍狭,故得厉行专政,而运用自如。”
用钱如水
成语解释:花钱像流水一样。形容用钱没有节制。
成语出处:宋・梅尧臣《观拽龙舟怀裴宋韩李》诗:“用钱如水赠舞儿,却入上苑看斗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