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的成语(共402个)
一日千里
成语解释:一天前进一千里。形容发展极快。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秋水》:“骐骥骅骝,—日而驰千里。”
跬步千里
成语解释:走一千里路,是半步半步积累起来的。比喻学习应该有恒,不要半途而废。
成语出处:《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成语解释:堤:堤坝;溃:崩溃;蚁穴:蚂蚁洞。
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成语出处:先秦・韩非《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溃于蚁穴,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千里一曲
成语解释:比喻举止随便,不拘小节。
成语出处:战国・公羊高《公羊传・文公十二年》:“曷为以水地?河曲疏矣,河千里而一曲也。”
家长里短
成语解释: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5回:“这一关了门,他再问我家长里短的事,我对不来,却不弄走了风,被他拿住?”
千里之驹
成语解释:驹:少壮马。
比喻英俊的少年。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楚辞・卜居》:“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泛泛若水之凫乎?”
表里相依
成语解释:指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成语出处:《资治通鉴・秦始皇二十六年》:“三晋者,齐楚之藩蔽,齐楚者,三晋之根柢;形势相资,表里相依。”
稀里哗啦
成语解释:象声词,形容雨、东西倒塌等发出的声音。形容被彻底破坏或零零散散。
成语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3回:“三更时候,又赶上大风大雨,只听得稀里哗啦,那黄河水就像山一样的倒下去了。”
儿行千里母担忧
成语解释:儿女出门在外,母亲总是不放心。形容母爱真挚。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4回:“你这个冤家,在何处饮酒,这早晚方回,全不知儿行千里母担忧。”
千里鹅毛
成语解释:比喻情深义重的微小礼品。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5回:“今日华诞,特备的几件菲仪,聊表千里鹅毛之意。”
肚里蛔虫
成语解释:蛔虫因寄生在人的肠胃中,故用以比喻对别人的心里活动知道得十分清楚。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2回:“你是你爹肚里蛔虫。”
绵里藏针
成语解释: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当日说知心,绵里藏针。”
雾里看花
成语解释:原形容年老视力差,看东西模糊,后也比喻看事情不真切。
成语出处: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诗:“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金城千里
成语解释:谓辽阔的国土坚城环绕,险固可靠。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夫关中左肴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唐・王勃《上刘右相书》:“虽复舳舻沸海,旌旗触天,铁山四面,金城千里,亦不能为敌人计矣。”
肚里生荆棘
成语解释:肚子里面生出荆棘。比喻心藏恶意或产生憎恶的情绪。
成语出处:唐・孟郊《择友》:虽笑未必和,虽哭未必戚,面结口头交,肚里生荆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