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的成语(共248个)
- 吹吹打打- 成语解释:指各种乐器的合奏。也用以形容故意渲染某种言行或事物,吸引别人注意。 - 成语出处:明・天然智叟《石头点・郭挺之榜前认子》:“忙忙与女儿说知,叫老妈央人相帮打点。早鼓乐吹吹打打,迎人村来了。 
- 打里打外- 成语解释:比喻又要管家里的事,又要对付外面的事。 - 成语出处:浩然《浮云》:“娶了媳妇,就有了个打里打外的帮手。” 
- 打蛇打七寸- 成语解释: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4回:“我也只愿得无事,落得‘河水不洗船’,但做事也要‘打蛇打七寸’才妙。” 
- 打开天窗说亮话- 成语解释:比喻无须规避,公开说明。 -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打开天窗说亮话’,还不是等姓贾的过来尽点心,只要晚生出把力,你们老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 不打自招- 成语解释:原指还没有用刑;就自己招供了。现比喻无意中透露了自己的过失或心计。 -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3卷:“押司和押司娘不打自招。” 
- 打草惊蛇- 成语解释:打草时惊动伏在草中的蛇。原比喻惩治甲方以警告乙方或甲受到打击惩处;使乙感到惊慌。后多比喻行动不慎不严密而惊动对方。 - 成语出处:宋・郑文宝《南唐近事》:“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蛇惊。’为好事者口实焉。” 
- 屈打成招- 成语解释:用严刑拷打;逼使无辜的人被迫认罪。 -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如今把姐姐拖到宫中,三推六问,屈打成招。” 
- 打成一片- 成语解释:原指把各种感情或遭遇都看成是同一回事。现多指人与人相互间关系密切;如同一体。 -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耳听不闻,眼觑不见,苦乐顺道,打成一片。” 
- 趁火打劫- 成语解释:趁:利用;乘机;劫:抢劫。 
 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也作“乘火打劫”。- 成语出处:清・颐瑣《黄绣球》第三回:“这一天见来的很是不少,黄通理更代为踌躇,怕的是越来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难免有趁火打劫,顺手牵羊的事。” 
- 打落水狗- 成语解释:比喻继续打击已经失败的坏人。 - 成语出处: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鲁迅的著名的‘打落水狗’真正是反自由主义,反妥协主义的宣言。” 
- 趁热打铁- 成语解释:趁铁烧红的时候锤打它;比喻不失时机抓紧去做。 - 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34章:“是的,我们要趁热打铁,一举攻破南阳。” 
- 打圆场- 成语解释:出面替双方调解纠纷、处理尴尬局面。 -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2回:“现在是你出来打圆场,我决不敲他的竹杠,只要他把从前七八年的用度算还了我,另外再找补我几吊银子。” 
- 打边鼓- 成语解释:指从旁鼓吹、协助。 - 成语出处:鲁迅《集外集・序言》:“只因为那时诗坛寂寞,所以打打边鼓,凑些热闹。” 
- 打破砂锅问到底- 成语解释: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 成语出处:见“打破沙锅问到底”。 
- 打破砂锅璺到底- 成语解释:璺:指陶瓷或玉石等器皿上的裂纹。 
 比喻追根究底。-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破窑记》第二折:“端的是谁打了来?打破砂锅璺到底,俺娘将着一分充饥饭,俺爷抱着一套御寒衣,他两口儿都来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