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的成语(共248个)
打凤捞龙
成语解释:凤、龙:这里指人才。
比喻搜索、物色难得的人才。成语出处:元・朱凯《昊天塔》第一折:“也不须打凤捞龙,别选元戎。”
打凤牢龙
成语解释:亦作“打凤捞龙”。①喻安排圈套使强有力的对手中计。②喻设法寻找合适的人选。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安排下打凤牢龙,准备着天罗地网,也不是待客筵席,则是个杀人、杀人的战场。”
打躬作揖
成语解释:打躬:两手向上合抱;作揖:合手向下行礼。
指旧时男子见面恭敬行礼;也形容恭顺的样子。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薛蟠连忙打躬作揖赔不是。”
打恭作揖
成语解释:旧时礼节,弯身抱拳,上下摆动,表示恭敬。
成语出处:明・李贽《因记往事》:“嗟乎!平居无事,只解打恭作揖,终日匡坐,同于泥塑。”
不打不成相识
成语解释:指经过交手,彼此了解,结交起来就更投合。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8回:“你两个今番却做个至交的弟兄。常言道:‘不打不成相识。’”
精打细算
成语解释:精:精心;打:计划;规划;细:细密。
精心地计划;详细地打算。指在生活或使用人力、物力上精心安排;不使其浪费。成语出处:冰心《咱们的五个孩子》:“教给他们记帐,看看钱都花在哪里,教给他们精打细算。”
棒打鸳鸯
成语解释:比喻拆散恩爱的夫妻或情侣。
成语出处:明・孟称舜《鹦鹉墓贞文记・死要》:“他一双儿女两情坚,休得棒打鸳鸯作话传。”
竹篮打水
成语解释:比喻白费气力,劳而无功。
成语出处:唐・寒山《诗》:“我见瞒人汉,如篮盛水走,一气将归家,篮里何曾有?”
大打出手
成语解释:“大打出手”原是戏剧表演的术语;指以一个主要人物为中心;同时与几个人对打;互相投掷、接踢武器的武打场面。现多形容野蛮地逞凶打人或互相争斗殴打(大:表示程度、规模之甚)。
成语出处:许涤新《周总理战斗在重庆》:“国民党反动派发现了这一情况,气急败坏地大打出手,警察、宪兵、便衣、特务,纷纷出动。”
风吹浪打
成语解释:狂风猛吹;巨浪拍打。比喻恶劣的环境;险要的遭遇或严峻的考验磨难。
成语出处:清・洪昇《长生殿・埋玉》:“可怜一对鸳鸯,风吹浪打,直恁的遭强霸。”
就棍打腿
成语解释:比喻乘便或顺势行事。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0回:“听他之言,语内有因,他别与都堂有甚么拉拢罢,我何不就棍打腿探探呢?”
一网打尽
成语解释:比喻一个不漏地全部抓住或彻底肃清。
成语出处:宋・魏泰《东轩笔录》第四卷:“聊为相公一网打尽。”
打家劫舍
成语解释:舍:居住的房子。
成群结伙地到别人家里;用暴力抢夺财物。成语出处:元・武汉臣《玉壶春》第四折:“见俫子撅天扑地,不弱如打家劫舍杀人贼。”
围城打援
成语解释:指一种战术。进攻的一方以部分兵力包围据守城镇之敌,诱使敌人从其他地方派兵援救,然后以事先部署好的主力部队歼灭敌人的援军。
成语出处: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五章:“‘围城打援’的办法,不是常使用吗?”
稳扎稳打
成语解释:稳稳当当;有把握地作战。也比喻有把握、有步骤地工作。
成语出处:清・刘坤一《书牍》:“现在郑军既已到齐,仍须稳扎稳打,不可轻进求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