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的成语(共248个)
打街骂巷
成语解释:街、巷:指邻里街坊。
形容无事生非,寻衅闹事,耍无赖。成语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六回:“这刘大平日吃酒赌钱,打街骂巷,原是不安本分的人。”
插科打诨
成语解释:科:古代戏曲用语;插科:指剧中人的表情和动作;诨:戏谑;开玩笑;打诨:用诙谐的语言相戏谑。
指演剧中插入一些滑稽幽默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逗引观众发笑。现也指在郑重场合中插入的戏谑动作或言语。也作“撒科打诨”、“搀科散诨”。成语出处:明・高明《琵琶记・副末开场》:“休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与妻贤。”
打牙犯嘴
成语解释:比喻乱开玩笑。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五回:“越发在人前花哨起来,常和众人打牙配嘴,全无忌惮。”
乘热打铁
成语解释:比喻做事抓紧时机,加速进行。
成语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他觉得老大实在有可爱的地方;于是,他决定乘热打铁,把话都说净。”
打铁趁热
成语解释:比喻做事要抓紧时机,加速进行。
成语出处:张恨水《夜深沉》第22回:“我粗人只望说粗话,有道是打铁趁热。”
天打雷劈
成语解释:比喻不得好死。常用作骂人或赌咒的话。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2回:“我在嫂子面前,若有一句谎话,天打雷劈!”
打死老虎
成语解释:比喻抨击已失威势的人。
成语出处: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我以为‘打死老虎’者,装怯作勇,颇含滑稽,虽然不免有卑怯之嫌,却怯得令人可爱。”
打草蛇惊
成语解释:见“打草惊蛇”。
成语出处:《景德传灯录・省念禅师》:“问:‘四众围观,师说何法?’师曰:‘打草蛇惊’”
鸡飞蛋打
成语解释:鸡飞走了;蛋也打碎了。比喻两头都没顾上;造成双重损失。
成语出处:周骥良《吉鸿昌》:“只要他一进关抄了咱们的后路,那就鸡飞蛋打,不可收拾了。”
打鸡骂狗
成语解释:比喻旁敲侧击地漫骂,以发泄对某人的不满。
成语出处:鲁迅《彷徨・肥皂》:“你今天怎么尽闹脾气,连吃饭时候也是打鸡骂狗的。”
打狗看主
成语解释:狗有主人,打不打它,要看给其主人留不留情面。比喻处理坏人下事要顾全其后台的情面。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九回:“不知原来家中大小姐这等暴躁性子,就是打狗也看主人面。”
打野鸭子
成语解释:捕捉野鸭子,借指业余时间干活挣钱。
成语出处:徐怀中《我们播种爱情》第一章:“你再这样可不行哟!伤口没好就出来打野鸭子。”
打鸭子上架
成语解释:比喻强迫去做能力做不到的事。
成语出处: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二章:“我这两下子,你是清楚的,管工交,是打鸭子上架。”
打鸭惊鸳鸯
成语解释:比喻打甲惊乙。也比喻株连无罪的人。
成语出处:宋・梅尧臣《打鸭》诗:“莫打鸭,打鸭惊鸳鸯。鸳鸯新自南池落,不比孤洲老秃鸧。”
打鸭惊鸳
成语解释:见“打鸭惊鸳鸯”。
成语出处:明・梅鼎祚《昆化奴》第二折:“我不是要害你性命也,则怕打鸭惊鸳,打草惊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