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的成语(共236个)
瞠目结舌
成语解释:瞠:瞪着眼睛;结舌:翘起舌头落不下。
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而一时无法对付的样子。也作“结舌瞠目”。成语出处: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因耳语其故,公子大骇,入舱隐叩细君,细君结舌瞠目。”
嚼舌头
成语解释:比喻说是非或者说废话。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七回:“你这嚼舌头老淫妇!挣将钱来焦尾巴!”
三寸不烂之舌
成语解释: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成语出处: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老儿放心,凭着我三寸不烂之舌,见了伍员,不怕他不来。”
贫嘴贱舌
成语解释:指话多而尖酸刻薄,使人厌恶。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黛玉道:‘什么诙谐!不过是贫嘴贱舌的讨人厌罢了。’”
鼓唇弄舌
成语解释:鼓:拨动,振动。
振动嘴唇,拨弄舌头。形容凭口舌挑拨、煽动或进行游说。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4回:“今已陷之于丧亡,尚不自耻,犹敢鼓唇弄舌于众诸侯之前耶?”
咂嘴弄舌
成语解释:形容贪馋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他一时慌了,弯下腰去抓那粉汤,又被两个狗争着,咂嘴弄舌的来抢那地下的粉汤吃。”
尖嘴薄舌
成语解释:形容说话尖酸刻薄。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你既要骗我酒吃,又斗我围棋,偏有这些尖嘴薄舌的话说!”
翻唇弄舌
成语解释:翻:反转;弄:戏耍。
传闲话,弄是非。指用花言巧语搬弄是非。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6回:“第一要才学,第二就要人品了,又要好相处,没些说是说非,翻唇弄舌,这就好了。”
嘴尖舌头快
成语解释:比喻话多而轻率。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3回:“单管嘴尖舌头快的,不管你事也来插一脚。”
油嘴滑舌
成语解释:形容人说话油滑轻浮;耍嘴皮子。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六回:“谁想晁大舍且不敢便叫珍哥竟到任内,要漫漫的油嘴滑舌骗得爹娘允了,方好进去。”
乖唇蜜舌
成语解释:形容口齿伶俐,惯于说讨人喜欢的甜言蜜语。
成语出处:《醒世姻缘传》第一百回:“素姐那乖唇蜜舌,又拿着没疼热的东西交结童奶奶这伙子人,不惟把他可恶,且都说起他的好处。”
乖嘴蜜舌
成语解释:形容口齿伶俐,惯于说讨好人的甜言蜜语。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00回:“素姐那乖嘴蜜舌,又拿着没疼热的东西交结童奶奶这伙子人,不惟不把他可恶。”
鹦鹉学舌
成语解释:像鹦鹉一样学人说话。常比喻跟着人家的话说;或指搬嘴学舌。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越州大殊慧海和尚》:“如鹦鹉只学人言,不得人意。经传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诵,是学语人,所以不许。”
恬言柔舌
成语解释:犹言甜言蜜语。
成语出处:唐・杜牧《上池州李使君书》:“故有知之者,有怒之者,怒不附己者,怒不恬言柔舌道其盛美者,怒守直道而违己者。”
张口结舌
成语解释:结舌:舌头像打了结;不能说话。
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或由于紧张害怕而说不出话来。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公子被他问得张口结舌,面红过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