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闻的成语

闻的成语(共239个)

  • 言者无罪,者足戒

    yán zhě wú zuì , wén zhě zú jiè

    成语解释: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成语出处:《诗经・大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 轶事

    yì wén yì shì

    成语解释:指世人不在知道而感兴趣的传闻和故事。

    成语出处:《四库全书总目・地理三・武林旧事》:“此十卷本,乃从毛氏汲古阁元版传钞,首尾完具,其间逸闻轶事,皆可以备考稽。”

  • 风而逃

    wén fēng ér táo

    成语解释:风:风声。
    听到风声,立即逃跑。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只要望见土匪的影子,早已闻风而逃。”

  • 寂寂无

    jì jì wú wén

    成语解释:指毫无声息,默默无闻,没有名气。

    成语出处:清・钱学伦《语新》上卷:“虽与予居不远,几年来寂寂无闻。”

  • 昧昧无

    mèi mèi wú wén

    成语解释:闻:出名。
    指无声无息,无人知晓。

    成语出处:《剪灯余话・长安夜行录》:“而使之昧昧无闻,安得不饮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

  • 漠漠无

    mò mò wú wén

    成语解释:闻:出名。
    指无声无息,无人知晓。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55回:“漠漠无闻至于百姓忘其姓名还是好的,还有提其名讳而讪骂及之者。”

  • 不问不

    bù wèn bù wén

    成语解释:闻:听。
    不问也不听。形容对事情不关心,很冷淡。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所以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问不闻,惟知侍亲养子。”

  • 仁心仁

    rén xīn rén wén

    成语解释:闻:出名,有声望。
    有仁慈的心肠,有仁爱的声誉。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上》:“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 浅见寡

    qiǎn jiàn guǎ wén

    成语解释:浅见:肤浅的见解;寡闻:听到的很少。
    形容见闻不广,所知不多。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赞》:“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

  • 乐见

    xǐ wén lè jiàn

    成语解释:闻:听。
    喜欢听;乐意看。形容适合人们兴趣;很受欢迎。

    成语出处:明・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仆诚喜闻而乐道,自顾何德以承之。”

  • 轶事

    yí wén yì shì

    成语解释:散失;遗传的事迹。多指未经史书记载的事迹。

    成语出处:宋・周密《武林旧事》:“此十卷之本,乃从毛氏汲古阁之版传抄。首尾完其,其间遗闻轶事,皆可备考稽。”

  • 耳不忍

    ěr bù rěn wén

    成语解释:不忍心听,形容情景十分凄惨。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9卷:“却都是上路逃难来的百姓,哭哭啼啼,耳不忍闻。”

  • 失实

    chuán wén shī shí

    成语解释:传闻:听别人所讲。
    传言已经不符合真实情况。

    成语出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水经注>》:“故于滦河之正源,三藏水之次序,白檀要阳之建置,俱不免附会乖错,甚至以浙江妄合姚江,尤为传闻失实。”

  • 视之不见,听之不

    shì zhī bù jiàn , tīng zhī bù wén

    成语解释: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注意。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知北游》:“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

  • 其声,如见其人

    rú wéi qí shēng , rú jiàn qí rén

    成语解释:象听到他的声音,象见到他本人一样。形容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非常生动逼真。

    成语出处:唐・韩愈《独孤申叔哀辞》:“濯濯其英,晔晔其光,如闻其声,如见其容。”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