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的成语(共92个)
以毒攻毒
成语解释:攻:治。
用毒药治病毒。喻指用对方使用的厉害手段制服对方。成语出处:宋・罗泌《路史・有巢氏》:“而劫痼改积,巴菽殂葛犹不得而后之以毒攻毒,有至仁焉。”
不攻自破
成语解释: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了。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破绽;站不住脚了。
成语出处:唐・顾德章《上中书门下及礼院详议东都太庙修废状》:“是有都立庙之言,不攻而自破矣。”
攻无不克
成语解释:克:攻下。
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成语出处: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古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端赖吾能用兵之将,求之于今,邈不可得。”
攻其无备
成语解释:其:代词,指敌人。
趁敌人还没有防备时进攻。成语出处:孙武《孙子・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攻其不备
成语解释:趁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突然发动进攻。备:防备。
其:他们。成语出处:孙武《孙子・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成语解释:攻:攻打;克:攻克。
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成语解释:他山:别的山。
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成语出处:元・许名奎《忍经》:“尧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内外夹攻
成语解释:从里、外两方面配合同时进攻。
成语出处: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那其间内外夹攻,方能取胜。”
里外夹攻
成语解释:从里、外两方面配合同时进攻。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吴越世家》:“乃取其军号,内外夹攻,号令相应,淮人以为神,遂人败之。”
攻城野战
成语解释:城:城池。
攻打城池,野外作战。成语出处:《墨子・节用上》:“攻城野地死者,不可胜数。”
输攻墨守
成语解释:输:公输般,即战国时期有名木匠“鲁般”;墨:墨子,战国时期思想家。
比喻攻守双方力量相仿,各显神通。成语出处:战国・宋・墨翟《墨子・公输》:“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般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拒之。公输般之攻械尽,子墨子守御有余。”
九攻九距
成语解释:九:泛指多次;距:通“拒”,抵抗。
形容攻守征战非常激烈。成语出处:《墨子・公输》: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十围五攻
成语解释:兵力超过敌人十倍就可以包围它,超过五倍就可以攻击它。
成语出处:《孙子・谋攻》:“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
攻城略地
成语解释:略:掠夺。
攻打城市,掠夺土地。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攻城略地,莫不降下。”
远交近攻
成语解释:原指对远方国家联合;对邻近国家攻占的外交策略。后来指利用关系转较远的力量来攻击眼前对手的处世手法。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