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攻的成语

攻的成语(共92个)

  • 疾防患

    gōng jí fáng huàn

    成语解释:匡正过失,防止祸患。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箴者,所以攻疾防患,喻针石也。”

  • 首尾夹

    shǒu wěi jiā gōng

    成语解释:夹:从两个相反方面来的。
    前后两方面同时攻击。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90回:“乾佑遣将,率精骑数万,从山南转出官军之后,首尾夹攻,官军骇乱,大败而奔。”

  • 城夺地

    gōng chéng duó dì

    成语解释:攻:攻打,进攻。
    攻打城市,掠夺土地。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7回:“那二十四员番将,又必各有跟随的番汉军士,共计当有万余人,行动与攻城夺地者何异!”

  • 苦茹酸

    gōng kǔ rú suān

    成语解释:谓劳苦艰辛。

    成语出处:明・袁宏道《寿洪太母七十序》:“母攻苦茹酸,和丸课子。”

  • 苦食淡

    gōng kǔ shí dàn

    成语解释:攻:做;若:艰苦;淡:清淡。
    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励。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淡),其可背哉。”

  • 驱羊

    qū yáng gōng hǔ

    成语解释:驱:赶。
    驱赶羊群去进攻老虎。形容以弱敌强,力量悬殊,必遭覆灭。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且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虎之与羊不格明矣。今王不与猛虎而与群羊,臣窃以为大王之计过也。”

  • 贫病交

    pín bìng jiāo gōng

    成语解释:见“贫病交迫”。

    成语出处:宋・陈亮《与王季海丞相书》:“入春以来,贫病交攻,更无一日好况。”

  • 守同盟

    gōng shǒu tóng méng

    成语解释:原指国与国之间订立盟约,战时彼此联合进攻或防卫。现多指坏人互相订约,为掩盖罪恶而一致行动。

    成语出处:清・梁启超《中国外交方针私议》:“日本既与英结英日同盟,及日俄战役方酣,又与韩结日韩攻守同盟。”

  • 为守

    yǐ gōng wéi shǒu

    成语解释:以:凭借;用。
    用主动进攻的战略作为积极防御的措施。

    成语出处:宋・陈亮《酌古论・先主》:“且吾又闻之,用兵之道,有攻法,有守法,此用兵之常也;以攻为守,以守为攻,此兵之变也。”

  • 以守为

    yǐ shǒu wéi gōng

    成语解释:用防御作为击破敌人的手段。

    成语出处:宋・秦观《边防策下》:“盖充国以先零穷寇,急与之角,则中国必有馈挽转输之劳,故罢骑留屯而图以期月,此则以守为攻者也。”

  • 兼弱

    jiān ruò gōng mèi

    成语解释:兼并弱国,讨伐昏聩糊涂的君主。

    成语出处:《尚书・仲虺之诰》:“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推亡固存,邦乃其昌。”

  • 鸣鼓而

    míng gǔ ér gōng

    成语解释:大张旗鼓地加以讨伐。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先进》:“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 群起而

    qún qǐ ér gōng zhī

    成语解释:大家都起来攻击它,反对它。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 鸣鼓而

    míng gǔ ér gōng zhī

    成语解释: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 八克

    bā gōng bā kè

    成语解释:屡次攻击,屡次胜利。

    成语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北敌势方强,娄师德八遇八克;南蛮心未服,诸葛亮七纵七擒。”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