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拼音索引
  4. L
  5. liang

liang的成语(共705个)

  • 判若两人

    pàn ruò liǎng rén

    成语解释:判:判断;评定;若:好像。
    评定一个人前后的表现;好像两个人一样;截然不同。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回:“须晓得柳知府于这交涉上头,本是何等通融、何等迁就,何以如今判若两人?”

  • 寅吃卯粮

    yín chī mǎo liáng

    成语解释: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粮。比喻经济困难,收入不够支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进项。比喻指经济困难,入不敷出。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5回:“我们只吃一分口粮,哪里会有多少钱?就是我们总爷,也是寅吃卯粮,先缺后空。”

  • 跳梁小丑

    tiào liáng xiǎo chǒu

    成语解释:跳梁:即“跳踉”;跳来跳去;形容捣乱的样子;小丑:卑鄙的小人。
    比喻猖狂捣乱而成不了大气候的坏人。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逍遥游》:“子独不见狸牲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

  • 膏粱子弟

    gāo liáng zǐ dì

    成语解释:高粱:肥肉和细粮;泛指精美食品。
    指习惯于骄奢享乐生活的富贵人家的子弟。

    成语出处:唐・颜师古《急就篇注>叙》:“若夫缙绅秀彦、膏粱子弟,谓之鄙俚,耻于窥涉,遂使博闻之说,废而弗明。”

  • 良师益友

    liáng shī yì yǒu

    成语解释:良:好;益:有益;有帮助。
    能给人教益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成语出处: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20回:“虽然有那良师益友,苦口婆心的规劝,却总是耳边风,纵有时听得入耳,自己要想发愤为雄,都是一般虎头蛇尾。”

  • 良师诤友

    liáng shī zhèng yǒu

    成语解释:良:好;诤:敢于直言。
    很好的老师;能够直言相劝的朋友。也指能使人获得教益和帮助的人。

  • 落月屋梁

    luò yuè wū liáng

    成语解释:比喻对朋友的怀念。

    成语出处:唐・杜甫《梦李白》诗:“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 天末凉风

    tiān mò liáng fēng

    成语解释:天末:天的尽头;凉风:特指初秋的西南风。
    原指杜甫因秋风起而想到流放在天末的挚友李白。后常比喻触景生情,思念故人。

    成语出处:唐・杜甫《天末怀李白》诗:“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 世态炎凉

    shì tài yán liáng

    成语解释:凉:冷淡。
    指旧社会一些人在别人得势时百般奉承;别人失势时就十分冷淡。

    成语出处:宋・文天祥《杜架阁》:“世态炎凉甚,交情贵贱分。”

  • 不自量力

    bù zì liàng

    成语解释:量:估计。
    不能估计自己的力量。指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

    成语出处: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今诸外道不自量力,结党连群,敢声论鼓,惟愿大师摧诸异道。”

  • 心明眼亮

    xīn míng yǎn liàng

    成语解释:心里明白;眼睛雪亮。形容看问题敏锐;能辨别是非。

    成语出处:南朝・齐・王俭《褚渊碑文》:“风仪与秋月齐明,音徽与春云等润,韵宇弘深,喜愠莫见其际,心明通亮,用人言必由于己。”

  • 自不量力

    zì bù liàng

    成语解释:自己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指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

  • 度德量力

    duó dé liàng

    成语解释:度:衡量。
    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计自己的能力。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成语出处: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 踽踽凉凉

    jǔ jǔ liángliáng

    成语解释:见“踽踽凉凉”。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下》:“行何为踽踽凉凉?生斯世也,为斯世也,善斯可矣。”

  • 一口两匙

    yī kǒu liǎng chí

    成语解释:比喻贪多。

    成语出处:宋・范成大《丙午新正书怀》诗:“口不两匙休足谷,身能几屐莫言钱。”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