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ng的成语(共705个)
- 一举两得- 成语解释:举:做事。 
 做一件事同时得到两种好处。- 成语出处:《晋书・束皙传》:“赐其十年之复,以慰重迁之情。一举两得,外实内宽。” 
- 量体裁衣- 成语解释:量:计量。 
 根据自己的身体长短来裁衣服。比喻按具体情况办事。- 成语出处:《南齐书・张融传》:“今送一通故衣,意谓虽故,乃胜新也。是吾所著,已令裁减称卿之体。” 
- 两部鼓吹- 成语解释:鼓吹:古时仪仗乐队的器乐合奏。 
 两部器乐合奏。特指蛙鸣。- 成语出处:《南齐书・孔稚珪传》:“门庭之内,草莱不剪,中有蛙鸣,或问之曰:‘欲为陈蕃乎?’稚珪笑曰:‘我以此当两部鼓吹,何必期效仲举。’” 
- 膏粱年少- 成语解释: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 成语出处:《南齐书・王僧虔传》:“汝膏粱年少,何患不达,不镇之以静,将恐贻讥。” 
- 一身两役- 成语解释:一个人做两件事。 -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张充传》:“一身两役,无乃劳乎?” 
- 飞粮挽秣- 成语解释:同“飞刍挽粟”。 - 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食货志》:“既而一讨浑庭,三驾辽泽,天子亲伐,师兵大举,飞粮挽秣,水陆交至。” 
- 唱筹量沙- 成语解释:把沙当做米,计量时高呼数字。比喻以假象安定军心,迷惑敌人。 - 成语出处:《南史・檀道济传》:“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余少米散其上。及旦,魏军谓资粮有余,故不复追。” 
- 模棱两可- 成语解释:模棱:说话处事含混;两可:这样也行;那样也行。 
 形容对事情的两面没有明确的态度或主张。- 成语出处:《旧唐书・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 摸棱两可- 成语解释:握持棱角,两端皆可。比喻遇事不决断可否,不分是非。 - 成语出处:《旧唐书・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摸棱以持两端可矣。” 
- 良金美玉- 成语解释:比喻文章十分完美。也比喻人道德品质极好。 -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文艺传上・王勃》:“李峤、崔融、薛稷、宋之问之文,如良金美玉,无施不可。” 
- 握两手汗- 成语解释:形容非常震惊、害怕或担心。 - 成语出处:《元史・赵璧传》:秀才,汝浑身是胆耶!吾亦为汝握两手汗也。 
- 量时度力- 成语解释:衡量时势,估计力量。 - 成语出处:《元史・太宗本纪》:“帝有宽弘之量,忠恕之心,量时度力,举无过事。” 
- 依违两可- 成语解释:依:赞成;违:反对;两可:二者都可以。 
 指对问题态度犹豫,没有确定的意见。- 成语出处:《明史・方从哲传》:“举朝力争,从哲依违两可。” 
- 改梁换柱- 成语解释:比喻玩弄手法,暗中改变事物的内容或事情的性质。 - 成语出处:郭沫若《文艺论集读・梁任公〈墨子新社会之组织法〉》:“便是胡適和梁任也都很知道他这种宗教的循环论证不足以满足我们近代人的要求,所以极力在用改梁换柱的方法,要把他的根本观念改移到另一个较为好看一点的节目上去。” 
- 余音绕梁- 成语解释:余音:音乐演奏后好像还留下乐声。 
 仿佛遗留下来的乐声围着屋打转转。形容歌声、乐声高亢、悦耳;使人经久不忘。- 成语出处:战国・郑 列御寇《列子・汤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