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i的成语(共272个)
一触即溃
成语解释:一碰就崩溃。形容极脆弱;经不起一碰。
成语出处: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一章:“奕山与奕经同样,经过轻举妄动,一触即溃、丧胆、乞降三个程序,结束了浙江军事。”
未成一篑
成语解释:犹功亏一篑。比喻功败垂成。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罕》:“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窥间伺隙
成语解释:窥:暗中观察;伺:守候,等待机会。
暗中观察,准备伺机采取行动。成语出处:汉・吾丘寿王《骠骑论功论》:“(秦)内用商鞅、李斯之谋,外用白起、王翦之兵,窥间伺隙,既并海内之后,以威力为至道,以权诈为要术。”
群蚁溃堤
成语解释:溃:溃决。
细小的蚁洞可以溃决堤坝。比喻细小的漏洞可以酿成大错。成语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溃不成军
成语解释:溃:散乱。
军队被打得七零八落;败得不成样子。形容军队惨败。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等待着敌人的锐气开始衰落时,抓住要害猛力击,就可以把敌人杀得溃不成军。”
丢盔弃甲
成语解释:盔:作战时用的金属防护帽;甲:作战时穿的金属防护衣。
为了逃命;把盔和甲都丢掉了。形容打败仗时逃命的狼狈情形。成语出处: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他在办公室里被各种意外情况搞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的样子。”
面面相窥
成语解释:同“面面相觑”。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四回:“麝月等依言分头各处追问,人人不晓,个个惊疑。麝月等回来,俱目瞪口呆,面面相窥。”
不愧不怍
成语解释:愧、怍:惭愧。
形容光明正大,问心无愧。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一夔一契
成语解释:夔契都是舜时贤臣,后因以“一夔一契”喻良辅。
成语出处:宋・石介《庆历圣德颂》诗:“惟仲淹弼,一夔一契,天实赉予,予其敢忽。”宋・方岳《竹下》诗:“一夔一契付公等,某水某丘如我何。”
不愧不作
成语解释:愧、怍:惭愧。
光明正大,问心无愧。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万目睽睽
成语解释:睽睽:张目注视的样子。
在众人的注视、监督下。成语出处:唐・韩愈《郓州溪堂诗并序》:“公私扫地赤立,新旧不相保持,万目睽睽,公于此时能安以治之。”
警愦觉聋
成语解释:发出很大的声音,使昏聩的人觉醒,耳聋的人感知。比喻用语言文字等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成语出处:陈去病《论戏剧之有益》:“贤士大夫主持风教,固宜默握其权,时与厘定,以为警愦觉聋之助,初非徒娱心适志已也。”
揆理度情
成语解释:揆:揣测;理:事理;度:估计,猜度;情:常情。
从情理上揣度。成语出处:明・刘若愚《酌中志・辽左弃地》:“揆理度情,大有未便。”
傀儡登场
成语解释:傀儡:木偶戏中的木头人。
比喻受人操纵的人上台执政。成语出处:毛泽东《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亲日派大资产阶级早日彻底投降日本,准备傀儡登场。”
目不窥园
成语解释:窥:瞥看。
原指汉代董仲舒专心治学;几年中都无暇观赏花园中的景致。后用以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董仲书传》:“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