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拼音索引
  4. K
  5. kui

kui的成语(共272个)

  • 问心有愧

    wèn xīn yǒu kuì

    成语解释:愧:惭愧。
    问问自己觉得有感到惭愧的地方。

    成语出处:清・魏秀仁《花月痕》第31回:“只是我自己问心有愧,便觉得不好。”

  • 受之无愧

    shòu zhī wú kuì

    成语解释:受:接受,得到。
    得到某种奖励或荣誉没有什么可惭愧的。

    成语出处: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四卷:“这些钱是自己豁出老命赚来的,万般辛苦,受之无愧。”

  • 羞愧难当

    xiū kuì nán dāng

    成语解释:当:承受。
    指感到十分羞愧内疚。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8回:“那婆子羞愧难当,一言不发。”

  • 暗室亏心

    àn shì kuī xīn

    成语解释:在暗中做见不得人的亏心事。

    成语出处:元・张养浩《折桂令》曲:“暗室亏心,纵然致富,天意何如?”

  • 中馈犹虚

    zhōng kuì yóu xū

    成语解释:指没有妻子。

    成语出处:《周易・家人》:“无攸遂,在中馈。”

  • 管蠡窥测

    guǎn lǐ kuī

    成语解释:窥:从小孔中看物。
    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测量海水。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片面,见识短浅。

    成语出处:明・胡应麟《诗薮・唐下》:“唐以来选诗不下数十家,皆管蠡窥测,刊落靡芜,独存大雅者一人,高廷礼氏。”

  • 计不旋跬

    jì bù xuán kuǐ

    成语解释:谓计谋的实现十分神速。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孙伏伽传》:“陛下举晋阳,天下响应,计不旋跬,大业以成。”

  • 九仞一篑

    jiǔ rèn yī kuì

    成语解释:“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略语。喻功败垂成。

    成语出处:《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十室九匮

    shí shì jiǔ kuì

    成语解释:形容因各种自然或社会的原因而造成百姓贫困的景象。匮,指财物匮乏。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新唐书・西域传上・高昌》:“今高昌诛灭,威动四夷,然自王师始征,河西供役,飞米转刍,十室九匮,五年未可复。”

  • 为山止篑

    wéi shān zhǐ kuì

    成语解释:比喻功败垂成。语本《论语·子罕》:“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止,吾止也。”。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罕》:“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 坐不窥堂

    zùo bù kuī táng

    成语解释:端坐不斜视,专心一意。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太传》:“张孟卓东平长者,坐不窥堂。”

  • 山亏一篑

    shān kuīkuì

    成语解释:《书 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节缩。喻功败垂成。

    成语出处:《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节缩。

  • 十浆五馈

    shí jiāng wǔ kuì

    成语解释:典出《列子 黄帝》:“子列子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
    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曰:‘吾惊焉。
    ’‘恶乎惊?’‘吾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谓十家卖浆者之中有五家争先送来。本谓卖浆者争利,后用以比喻争相设宴款待。

    成语出处:典出《列子・黄帝》:“子列子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曰:‘吾惊焉。’‘恶乎惊?’‘吾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

  • 窥觎非望

    kuī yú fēi wàng

    成语解释:窥觎:窥伺可乘之隙;非望:非分之想。
    指伺隙谋夺帝位。

    成语出处:《晋书・桓温传》:“然以雄武专朝,窥觎非望。”

  • 惭愧无地

    cǎn kuì wú dì

    成语解释:羞惭愧悔,无地自容。形容非常惭愧。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2卷:“似道得词,惭愧无地。”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