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一篑
- 拼音
- wèi chéng yī kuì
- 注音
- ㄨㄟˋ ㄔㄥˊ ㄧ ㄎㄨㄟˋ
- 情感
- 贬义成语
- 繁体
- 未成一簣
- 近义词
- 功亏一篑
更新:2025-10-31 15:31
春秋・孔子《论语・子罕》:“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作谓语、定语;指功败垂成。
元·方回《勉斋箴》:“并九仞而不及泉兮,山未成一篑而止,浚之深而崇之高兮,亦在乎匷之而已。”
即“功亏一篑”。见“功亏一篑”条。
此处所列为“功亏一篑”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周武王灭了商朝,安定天下,声威显赫,四方蛮夷都来进贡。西方有个叫旅的国家,进贡了几只土产的獒犬。召公奭害怕武王玩物丧志,劝王继续修德慎行,重视贤能,不要珍惜异物,以尽安定国家和保护人民的责任。如果不注意小节,最后会连累大德,就像堆积一座土山,已堆到九仞,只差一篑土了,却不肯复上去而放弃,功败垂成,这实在太可惜了。“功亏一篑”出现在这席话中,比喻事情只差最后一步,却因未能坚持到底而前功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