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o的成语(共733个)
- 天姿国色- 成语解释:天姿:天生的姿色;国色:女子美色冠绝全国。 
 旧时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成语出处:战国・公羊高《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颜夫人者,妪盈女也,国色也。《汉武帝内传》:“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 
- 绝国殊俗- 成语解释:绝国:异国。 
 殊俗:不同的风俗。
 指身在异国不同风俗的地方。- 成语出处:《文子・精诚》:“天下莫不仰上之德,象主之旨,绝国殊俗,莫不重译而至,非家至而人见之也。” 
- 假途灭虢- 成语解释: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6回:“此乃假途灭虢之计也。虚名收川,实取荆州。” 
- 天府之国- 成语解释:天府:天生的仓库;国:地区。 
 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后专指四川。-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 开国功臣- 成语解释: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下汗马功劳的人。 -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十回:“他见单雄信好客,是一个做得开国功臣的,因此借寓东岳庙中,图与交往。” 
- 大人不记小人过- 成语解释:指地位高对地位低的过错加以原谅。 -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33回:“你不必如此。大人不记小人过,饶恕你便了。” 
- 国计民生- 成语解释: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 -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梁》:“国计民生,罔存念虑。” 
- 果不其然- 成语解释:果然如此。指事物的发展变化跟预料的一样。 -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我说:‘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给他用,只怕姑老爷还不稀罕。’,今日果不其然。” 
- 过关斩将- 成语解释:比喻不断战胜对手与克服困难。 -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1卷:“汉末三国时,关云长独行千里,过五关斩六将,护着两位皇嫂,直到古城与刘皇叔相会。” 
- 民安国泰- 成语解释:人民安乐,国家太平。 -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大宋自太祖开基,太宗嗣位,历传真、仁、英、神、哲共是七代帝王,都则偃武修文,民安国泰。” 
- 先花后果- 成语解释:旧时比喻先生女后生男。 -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生下三女一男:儿子名承祖,长女名玉英,次女名桃英,三女名月英。元来是先花后果的,倒是玉英居长,次即承祖。” 
- 巾帼须眉- 成语解释:巾帼:古代妇女配戴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 
 须眉:胡须和眉毛,借指男子汉,大丈夫。
 具有男子汉气慨的女子。- 成语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14回:“容貌虽说不得美丽,却气概丰富,倜傥不群,有巾帼须眉之号。” 
- 大锅饭- 成语解释:用大锅烧的供很多人吃的饭菜。比喻分配上的极端平均主义。 -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四章:“像黄原这样的贫困山区,如果不砸烂大锅饭,实行生产责任制,就不可能寻找另外的出路。” 
- 徇国忘身- 成语解释:指为国尽忠而将个人得失、安危置之度外。徇:为国献身。 -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赠裴垍官制》:“故太子宾客裴垍,忠正恭慎,佐予为理,事君尽礼,徇国忘身。” 
- 搴旗斩馘- 成语解释:搴:拔取;馘:割敌人的左耳。 
 拔取敌人的旗帜,斩杀敌人的将士。形容勇猛善战。- 成语出处:唐・陈子昂《为建安王誓众词》:“今日之伐,须如雷霆之震,虎豹之系,搴旗斩馘,扫孽除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