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拼音索引
  4. G
  5. guo

guo的成语(共733个)

  • 风流罪过

    fēng liú zuì guò

    成语解释:风流:原为封建士大夫的所谓风雅。
    原指因为风雅而致的过错。后也指因搞男女关系而犯下的罪。

    成语出处:《北齐书・循吏传・郎基》:“潘子义曾遗之书曰:‘在官写书,亦是风流罪过。’”

  • 益国利民

    guó lì mín

    成语解释:对国家、对人民都有利。

    成语出处:《周书・文帝纪下》:“参考变通,可以益国利民便时适治者,为二十四新制。”

  • 以身许国

    yǐ shēng xǔ guó

    成语解释:许:预先答应给与。
    把身体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苟。

    成语出处:《南史・羊侃传》:“久以淡为死,犹复在邪?吾以身许国,誓死行阵,终不以尔而生进退。”

  • 尽忠报国

    jìn zhōng bào guó

    成语解释:用全部忠诚报效国家。

    成语出处:《北史・文苑传・颜之仪》:“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

  • 精忠报国

    jīng zhōng bào guó

    成语解释:精心忠诚;报效祖国。

    成语出处:《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

  • 开国元老

    kāi guó yuán lǎo

    成语解释:元老:政界年辈资望高的人。
    指建国时资历声望高的人。

    成语出处:《北史・赵普传》:“伏见山南东道节度使赵普,开国元老,参谋缔构,厚重有识。”

  • 国步艰难

    guó bù jiān nán

    成语解释:国步:国家的命运。
    国家处于危难的境地。

    成语出处:《旧五代史・萧顷传》:“时国步艰难,连师倔强,率多奏请,欲立家庙于本镇,顷上章论奏。乃止。”

  • 弃过图新

    guò tú xīn

    成语解释:抛弃过错,谋求更新。

    成语出处:《金史・完颜匡传》:“然倾国家资财,竭民膏血,恐非大金皇帝弃过图新、兼爱南北之意也。”

  • 捐躯报国

    juān qū bào guó

    成语解释:捐躯:舍弃生命。
    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报效国家。

    成语出处:《元史・王戢传》:“臣以布衣受恩,誓捐躯报国,今既偾军,得死为幸!”

  • 辱国丧师

    guó sàng shī

    成语解释:指国家蒙受耻辱,军队遭到损失。

    成语出处:《明史・彭泽传》:“琼遂劾泽妄增金币,遗书议和,失信启衅,辱国丧师。”

  • 小国寡民

    xiǎo guó guǎ mín

    成语解释:国家小,人民少。

    成语出处:先秦・李耳《老子》:“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 驷之过隙

    sì zhī guò

    成语解释:语出《墨子·兼爱下》:“人之生乎地上之无几何也,譬之犹驷驰而过隙也。
    ”后用以喻光阴飞逝。

    成语出处:语出《墨子・兼爱下》:“人之生乎地上之无几何也,譬之犹驷驰而过隙也。”

  • 南郭处士

    nán guō chǔ shì

    成语解释:《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氵昬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后用以比喻无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的人。参见“滥竽充数”。

    成语出处:《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 相忍为国

    xiāng rěn wèi guó

    成语解释:忍:容忍。
    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作一定的让步。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元年》:“鲁以相忍为国也,忍其外不忍其内,焉用之?”

  • 国色天姿

    guó sè tiān zī

    成语解释:国色:女子美色冠绝全国;天姿:天生的姿色。
    旧时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成语出处:战国・公羊高《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颜夫人者,妪盈女也,国色也。《汉武帝内传》:“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