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拼音索引
  4. G
  5. guo

guo的成语(共733个)

  • 国色天香

    guó sè tiān xiāng

    成语解释:原指牡丹花色香俱佳;后又指女子容貌出众。

    成语出处:唐・李濬《松窗杂录》:“臣尝闻公卿间多吟赏中书舍人李正封诗曰: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

  • 前因后果

    qián yīn hòu guǒ

    成语解释:佛教讲;先前种什么因;后来就结什么果;指事情发生的起因和它的结果。指事情的全部过程。

    成语出处:梁 萧子显《南齐书・高逸传论》:“史臣曰:‘今树以前因,报以后果,业行交酬,连琐相袭。’”

  • 齐家治国

    qí jiā zhì guó

    成语解释:整治家庭和治理国家。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大学》:“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 治国齐家

    zhì guó qí jiā

    成语解释:提高自身修养,理好家政,治理好所在的地区,最后使全国安宁。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xiū shēn qí jiā zhì guó píng tiān xià

    成语解释:提高自身修养,理好家政,治理好所在的地区,最后使全国安宁。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大学》:“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 过犹不及

    guò yóu bù jí

    成语解释:事情做过了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指做事要恰如其分。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 亡国之音

    wáng guó zhī yīn

    成语解释: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 举国若狂

    guó ruò kuáng

    成语解释:举:全;狂:疯狂。
    指全国上下群情振奋;纵情欢乐不能自已;都像疯狂了似的。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杂记下》:“子贡观于蜡。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

  • 闭关锁国

    bì guān suǒ guó

    成语解释:闭;关闭;关:关口;锁:封锁。
    封锁关口;关闭国境。指封锁国境;不与外国通商往来。

    成语出处:《周易・复》:“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 矫枉过正

    jiǎo wǎng guò zhèng

    成语解释:矫:纠正;枉:弯曲;过正:超过了限度。
    弯向另一方。把弯曲的东西扭直;超过了限度而弯向另一方。比喻纠正谬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仲长统传》:“逮至清世,则复入矫枉过正之检。”

  • 言过其实

    yán guò qí shí

    成语解释:言:语言;过:超过;越过;实:实际。
    原指言语不实;超过自己的实际能力。现多指说话说得过分夸张、不符合实际。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马良传》:“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 将功补过

    jiāng gōng bǔ guò

    成语解释:将:拿;补:补偿。
    用功劳补偿过错。

    成语出处:《晋书・王敦传》:“当令任不过分,役其所长,以功补过,要之将来。”

  • 以身殉国

    yǐ shēng xùn guó

    成语解释:忠于自己的国家而献出生命。

    成语出处:南朝・梁・沈约《宋书・沈文秀传》:“伯宗曰:'丈夫当死战场,以身殉国,安能归死儿女手中乎?'”

  • 福过祸生

    guò huò shēng

    成语解释:过:太甚。
    幸福到了极点就转化为灾祸。形容人乐极生悲。

    成语出处:《宋书・刘敬宣传》:“今此杖节,常惧福过祸生,实思避盈居损,富贵之旨,非所敢当。”

  • 后果前因

    hòu guǒ qián yīn

    成语解释:起因和结果。泛指事情的整个过程。

    成语出处:《南齐书・高逸传》:儒家之教,宪章祖述,引古证今,于学易悟。今树以前因,报以后果,业行交酬,连锁相袭。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