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o的成语(共733个)
赤心报国
成语解释:赤:火红色,比喻真纯;赤心:忠心;报国:为国家效劳。
旧指为帝王尽忠效劳。现亦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成语出处:《资治通鉴・陈纪文帝天嘉元年》:“堷大言曰:‘诸王反逆,欲杀忠良邪!尊天子,削诸侯,赤心报国,何罪之有!’”
操之过急
成语解释:操:做;过:过分 。
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过于急躁。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五行地志中之下》:“匹马觭轮无的反者,操之急矣。”
热锅上蚂蚁
成语解释:比喻处境艰困、惶急不安的人。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把个赵氏在屏风后急得像热锅上蚂蚁一般。”
言必信,行必果
成语解释: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
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固执然小人哉!”
打破砂锅问到底
成语解释: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成语出处:见“打破沙锅问到底”。
三过家门而不入
成语解释:指夏禹治水的故事,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
成语出处:陶铸《崇高的理想》:“如众所周知的,夏禹在治水十三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
打破砂锅璺到底
成语解释:璺:指陶瓷或玉石等器皿上的裂纹。
比喻追根究底。成语出处:元・王实甫《破窑记》第二折:“端的是谁打了来?打破砂锅璺到底,俺娘将着一分充饥饭,俺爷抱着一套御寒衣,他两口儿都来到这里。”
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成语解释:指躲避一时,但终究不能根本逃避。
成语出处:马烽《吕梁英雄传》第51回:“以后找机会再抓吧!躲过初一,也躲不过十五,将来总有抓住他的机会哩!”
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
成语解释:比喻机会难得,机不可失。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3回:“这是送上门的。你老人家休错这主意,过这村,就没这店了。”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成语解释:泥塑的泥菩萨在水中会被浸坏。比喻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更顾不上帮助别人。
成语出处: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哥哥说:‘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送回去也好。”
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成语解释:伐:讨伐。
一个国家必定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然后别人才来攻伐。比喻事情变化要从内部找原因。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上》:“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成语解释: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
成语解释:比喻吃东西狼吞虎咽,来不及细尝。也比喻看书做事贪多务得,实则无所收获。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你这奴才,‘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成语解释:沉:沉没;侧畔:旁边;帆:船。
沉船旁边有很多船过,发病的树木旁边有很多茂盛的树木。比喻新生势力锐不可当。成语出处: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缝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