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拼音索引
  4. D
  5. de

de的成语(共692个)

  • 一举两得

    yī jǔ liǎng

    成语解释:举:做事。
    做一件事同时得到两种好处。

    成语出处:《晋书・束皙传》:“赐其十年之复,以慰重迁之情。一举两得,外实内宽。”

  • 悠然自得

    yōu rán zì

    成语解释:悠然:安闲舒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而舒适。
    形容态度悠闲;心情舒适。

    成语出处:《晋书・隐逸传・杨柯》:“常食粗饮水,衣褐缊袍,人不堪其忧,而柯悠然自得。”

  • 出手得卢

    chū shǒu

    成语解释:卢:古时樗蒲戏一掷五子皆黑,为最胜采。
    比喻一下子就取得胜利。

    成语出处:《南齐书・张瓌传》:“献捷,太祖以告领军张冲,冲曰:‘瓌以百口一掷,出手得卢矣。’”

  • 死得其所

    qí suǒ

    成语解释: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所:地方。

    成语出处:《魏书・张普惠传》:“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复何恨。”

  • 大得人心

    rén xīn

    成语解释:人心:即民心。
    指受百姓热烈拥护。

    成语出处:《魏书・昭成子孙传》:“太祖命督屯田于河北,自五原至棝杨塞外,分家稼,大得人心。”

  • 意气相得

    yì qì xiāng

    成语解释:形容志趣极其相合。

    成语出处:唐・李百药《北齐书・高乾传》:“魏领军元叉,权重当世,以意气相得,接乾甚厚。”

  • 怀德畏威

    huái wèi wēi

    成语解释:畏:害怕,恐惧。
    对君王或上司既感怀恩德又畏惧其威严。

    成语出处:《北齐书・文宣帝纪》:“怀德畏威,向风清顺。”

  • 拔十得五

    bá shí

    成语解释:想选拔十个,结果只选得五个。指选拔人才不容易。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张九龄传》:“夫吏部尚书、侍郎,以贤而授者也,岂不能知人?如知之难,拔十得五,斯可矣。”

  • 除狼得虎

    chú láng

    成语解释:比喻除去一害又来一害。

    成语出处:《金史・陈规传》:“近虽遗官谦察,治其奸滥,易其疲软,然代者亦非选择,所谓除狼得虎也。”

  • 德才兼备

    cái jiān bèi

    成语解释:品德和能力都具备。兼备:都具备。

    成语出处:《元史・丰臧梦解传》:“乃举梦解才德兼备,宜擢清要,以展所蕴。”

  • 得心应手

    xīn yìng shǒu

    成语解释:心里怎样想;手上就能相应地怎样做。形容功夫到家;技艺纯熟;做起来很顺手。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 反手可得

    fǎn shǒu kě

    成语解释:反:翻转。
    翻转手掌学可得到。形容极其易得。

    成语出处:《荀子・非相》:“诛旦公,定楚国,如反手尔。”

  • 怡然自得

    yí rán zì

    成语解释:怡然:安闲、愉快的样子。
    形容愉快而又自得其乐的神情。

    成语出处:战国・郑 列御寇《列子・黄帝》:“黄帝既寤,怡然自得。”

  • 德厚流光

    hòu liú guāng

    成语解释:德:道德,德行;厚:重;流:影响;光:通“广”。
    指道德高,影响便深远。

    成语出处:春秋・穀梁子《穀梁传・僖公十五年》:“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二,故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 蝼蚁得志

    lóu yǐ zhì

    成语解释:蝼蚁:蝼蛄和蚂蚁,比喻力量微小或地位低微的人。
    比喻小人得志。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海大鱼,网弗能止也,钓弗能牵也,荡而失水,则蝼蚁皆得志焉。”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