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的成语(共692个)
失而复得
成语解释:失:遗失,丧失。
失去而又得到。成语出处:宋・王安石《原过》:“是失而复得,废而复举也。”
得失成败
成语解释:指获得与损失、成功与失败。
成语出处:晋・陆机《五等诸侯论》:“得失成败,备在典谟,是以其详,可得而言。”
是非得失
成语解释:正确与错误,得到的与失去的。
成语出处:宋・朱熹《辞免兼实录院同修撰奏状》:“不知所言,重念臣愚,素无史学,然于是非得失之故,实有善善恶恶之心。”
鸡虫得失
成语解释:像鸡啄虫、人缚鸡那样的得失问题。比喻细微的事情;无关紧要的得失。
成语出处:唐・杜甫《缚鸡行》诗:“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虫鸡于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缚。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各得其所
成语解释: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德本财末
成语解释:谓治国平天下,德为根本,财由德致,故理财为末。语本《礼记·大学》:“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孔颖达疏:“德能致财,财由德有,故德为本财为末也。
”。成语出处:语出《礼记・大学》:“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孔颖达疏:“德能致财,财由德有,故德为本财为末也。”
大德必寿
成语解释:指高尚品德的人受命于天,必然会享高寿,以造福众人。
成语出处:《中庸》: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同心同德
成语解释: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心:愿望;思想;德:信念;意志。
成语出处:《尚书・泰誓》:“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一心一德
成语解释:大家一条心,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
成语出处:《尚书・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一德一心
成语解释:德:心意。
大家一条心,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成语出处:《尚书・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玩人丧德
成语解释:戏弄他人,以致失去做人的道德。
成语出处:《尚书・旅獒》:“不役耳目,百度惟贞,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厚德载物
成语解释: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成语出处:《周易・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进德修业
成语解释:修业:推广、扩大功业。
提高道德修养;扩大功业建树。成语出处:《周易・乾》:“君子进德修业。”
迫不得已
成语解释:迫:逼迫;已:停止;结束。
逼得毫无办法;不得不如此。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上》:“将为皇帝定立妃后,有司上名,公女为首,公深辞让,迫不得已,然后受诏。”
如鱼得水
成语解释: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适合的环境。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