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的成语(共692个)
- 得意忘形- 成语解释:形:形骸指自身的存在。 
 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失去常态。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忘记了应持的态度。- 成语出处:《晋书・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 得寸进尺- 成语解释:得到了一寸又进一步得到一尺。比喻欲望越来越大;贪心不足。 -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 千虑一得- 成语解释:虑:思考;得:收获。 
 在千百次的考虑中;总会有正确的时候。- 成语出处:春秋・齐 晏婴《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十八》:“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 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 贪得无厌- 成语解释:贪:求多;得:获取;厌:满足。 
 追求财物没有满足的时候。- 成语出处:《四游记・三至岳阳飞度》:“洞宾叹曰:‘人心贪得无厌,一至于此!’” 
- 得陇望蜀- 成语解释:陇:古代地名;相当于今甘肃东部;蜀:古代地名;相当于四川中西部。 
 得到了陇地后;又希望取得蜀地。比喻得到了这个;还想要那个;贪心不足。- 成语出处:《东观汉记・隗嚣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 得鱼忘筌- 成语解释:筌:捕鱼用的竹器。 
 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 成语出处:庄周《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 二三其德- 成语解释:二三:不专一。 
 形容三心二意。- 成语出处:《诗经・卫风・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成语解释:恃:倚仗;昌:兴旺。 
 依靠美德的一定兴旺发达,凭借暴力的必将灭亡。-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 德重恩弘- 成语解释:重:崇高、深厚;弘:通“宏”,大。 
 道德高尚,恩惠广大。形容普施恩德。- 成语出处:唐・韩愈《袁州刺史谢上表》:“显荣频烦,称效寂蔑,又蒙赦其罪累,授以方州,德重恩弘。” 
- 唾手可得- 成语解释:比喻非常容易得到。唾手:往手上吐唾沫。 -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褚遂良传》:“但遣一二慎将,付锐兵十万,翔会云輣,唾手可取。” 
- 百思不得其解- 成语解释:百:多次;思:考虑,思考;解:理解。 
 指经过百般思索仍旧不能理解。- 成语出处:清・梁启超《论宗教与哲学家之长短得失》:“若此者皆不诚之人所百思不得其解也。” 
- 得饶人处且饶人- 成语解释:指做事不要做绝,须留有余地。 - 成语出处:《唾玉集・常谈出处》:“蔡州褒信县有道人式棋,常饶人先,其诗曰:‘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 有钱使得鬼推磨- 成语解释:推磨:指辛苦劳累的工作。 
 形容金钱万能。-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卷:“常言道:‘有钱使得鬼推磨。’我们不少的是银子,匡得将来买上买下。”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成语解释:得:得到,收获。 
 种什么,收什么。比喻做了什么事,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五回:“古人有篇偈子说得好,道是朝看释迦经,莫念华严咒。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成语解释:一个人得道面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