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沈德符《野获编・戮子》:“嘉靖末年,新郑故都御史高捷,有子不才,屡戒不俊,因手刃之。”
复句式;作定语;含贬义。
犯错误的人,出岔子极少数坚持错误、屡教不改的以外,大多数是可以改正的。(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教”,读作“jiàn”,不能读作“jiāo”。
“屡”,不能写作“缕”。
讲课还是老一套 —— 屡教不改
讲课老一套 (谜底:屡教不改)
多次教导,仍不改正。如:“像他这样经常犯错,又屡教不改的人,是很难成功的。”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