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āolìnggǎi

朝令暮改

拼音
zhāo lìng mù gǎi
注音
ㄓㄠ ㄌㄧㄥˋ ㄇㄨˋ ㄍㄞˇ
情感
中性成语
近义词
朝令夕改
反义词
一成不变

朝令暮改的意思解释

早晨发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比喻经常改变主张和办法,一会儿一个样。

朝令暮改出处

汉・鼌错《论贵粟疏》:“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朝令暮改用法

作谓语、定语、补语、分句;用于政策的变更。

朝令暮改例子

政策要力求相对地稳定,不能朝令暮改

朝令暮改故事

西汉文帝时期,官僚地主等加重对农民的剥削,农民生活极其困苦,很多人破产逃亡,太子家令晁错写《论贵粟疏》上书给皇帝,提出打击商人投机倒把的行为,限制官僚地主对农民的盘剥,提出政策稳定,不能朝令暮改,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朝令暮改详细解释

朝令暮改释义

即“朝令夕改”。见“朝令夕改”条。

朝令暮改典故

此处所列为“朝令夕改”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朝令夕改”原作“朝令暮改”。鼌错是西汉时的著名政治家,他曾提出不少对国家政策重要的建议,因此有“智囊”的美称。汉文帝时,鼌错眼看当时农民与商人贫富悬殊,农民辛苦的耕种才得些许粮食,政府征收粮食的时间却没有固定的时间和标准,常常早上的规定,到了晚上就改变了。农民们为了急于纳税,有存粮的只有被迫将粮食半价卖出,没存粮的只得用加倍的利息向人借贷,或者卖掉田地房屋,甚至卖掉自己亲生的儿孙来还债。商人趁著需用很急的时候,将积存的货物卖掉,获得暴利。这种情形严重的影响到当时的农业生产。所以鼌错向汉文帝上了一篇〈论贵粟疏〉,力陈农业是立国的根本,朝廷应当抬高粮食的价值,鼓励人民从事耕种,并让有钱的商人捐粮买爵。国家有了充足的存粮,赋税就可减轻,人民就能安居乐业,国家就会富强安乐。后来“朝令夕改”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政令、主张或意见反复无常。出现“朝令夕改”的书证如《旧唐书・卷一一五・柳公绰列传》:“长庆元年,罢使,复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时河朔复叛,朝廷用兵,补授行营诸将,朝令夕改,驿骑相望。”

朝令暮改书证

  • 01.《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引汉・鼌错〈论贵粟疏〉:“(农夫)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源)
  • 02.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给舍缴驳论疏》:“军政、财计、田制、盐法,关国体之大者,率情变易,朝令暮改,人无适从。”

朝令暮改翻译

  1. 日语 朝令暮改(ちょうれいぼかい)
  2. 俄语 то и дело менять свои решения

“朝令暮改”的单字解释

  • 】zhāo
    朝zhāo早晨:朝阳。朝晖。朝暮。朝霞。朝气。朝思暮想。朝令夕改。朝秦暮楚(喻反复无常)。日,天:今朝。明朝。晨夕野暮朝cháo向着,对着:朝向。朝前。朝阳。坐北朝南。封建时代臣见…
  • 】lìng
    令líng〔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令lǐng量词,印刷用的原张平版纸五百张为一令。令lìng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命令。法令。朝(zh乷)令夕改。古代官名:…
  • 】mù
    暮mù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日暮。暮气。暮色。日暮途穷。暮鼓晨钟。晚,将尽:暮春。暮年。暮节。暮齿(晚年)。晨朝笔画数:14;部首:日;笔顺编号:12225111342511
  • 】gǎi
    改gǎi变更,更换:改变。更(g卬g)改。改革。改造。改善。改弦更张。朝令夕改。改编。改写。纂改。姓。笔画数:7;部首:攵;笔顺编号:5153134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