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州组词
  4. 【州】在中间组哪些词

【州】在中间组哪些词

更新:
  • 1 . 傍

    1.例子;榜样。

  • 2 . 沧

    1.清代沧州所出名酒。传说品质十分优异,饮至极醉,也不过四肢畅适,恬然高卧而已,与常酒大不相同。但酿造和储存极为不易,故价格昂贵,得之甚难。详见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

  • 3 . 沧

    在河北省东南部、京沪铁路线上。1947年始设市。人口4029万(1995年)。旧时以产“长芦盐”著称。现为京沪铁路线上的要站和工业城市。名胜古迹有开元寺前的沧州铁狮子。

  • 4 . 并

    1.见"并刀"。

  • 5 . 并

    1.指北方边地的豪侠少年。并州﹑幽州为我国古代北方重镇﹐民风崇尚游侠﹐多勇义之士﹐故有此称。

  • 6 . 并

    1.乐府歌曲名。谓晋并州大姓田兰﹑薄盛斩汲桑之所作。歌词载《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三》。

  • 7 . 并

    1.亦作"并剪"。亦作"并翦"。 2.古时并州所产剪刀﹐以锋利着称。

  • 8 . 并

    1.谓豪侠气概。

  • 9 . 陈粜米

    全名《包待制陈州粜米》。杂剧剧本。元人作,姓名不详。宋代陈州干旱,刘衙内的儿子、女婿趁开仓赈灾之机,大肆搜括,并打死灾民张fe69古。张子小fe69古去开封府告状,包拯私访得实,严惩贪官。

  • 10 . 潮大锣鼓

    1.潮州音乐的一种。通称大锣鼓。以大鼓﹑斗锣﹑深坡(悬于木架的大锣)等为主要打击乐器,辅以管弦,音色柔和。有成套的传统乐曲。流行于广东省潮州市﹑汕头市﹑澄海县等地。

  • 11 . 潮木雕

    1.广东省潮州市的木雕工艺品。多用作建筑装饰和家具装饰。内容有人物﹑花鸟﹑山水等。雕刻方法有浮雕﹑沉雕﹑通雕﹑圆雕等。以潮安﹑潮阳﹑揭阳﹑饶平﹑普宁﹑澄海等县为最发达。

  • 12 . 潮

    在广东省东部、韩江下游,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53年始设市。人口328万(1995年)。为潮汕平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以抽纱、刺绣、木雕等工艺品著名。特产潮州蜜柑。名胜古迹有西湖、韩山、开元寺、湘子桥等。

  • 13 . 常词派

    清词流派。常州词人张惠言所开创,故名。后周济加以发展。论词反对浙西词派注重格律、技巧而寄兴不高,提出要依据“温柔敦厚”的“诗教”,强调寄托,解前人词时力图从中寻求“微言大意”,流于穿凿附会。作品意旨较为隐晦。对清末词坛颇有影响。

  • 14 . 常画派

    1.清武进人恽格首创,以没骨法写生,一洗时习,海内学者宗之,时号常州画派。

  • 15 . 常

    在江苏省南部、京沪铁路线上,京杭运河经此。1949年设市。人口807万(1995年)。为江苏南部重要的工业城市,有纺织、机械、机车制造、化学、电子等工业。特产梳篦、灯芯绒、芝麻糖。名胜古迹有天宁寺、红梅公园、近园和太平天国护王府等。

  • 16 . 常学派

    1.清代今文经学派。因创始人庄存与﹑刘逢禄都是常州人,故名。最初根据今文《公羊》经说,发挥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故亦称"公羊学派"。鸦片战争前后,龚自珍﹑魏源以《公羊》经义,发挥政见,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光绪间,廖平分析经学,详论汉今古文学的歧异,以为古学系伪造,今学乃孔子自创新制。后来康有为利用今文"托古改制",作为戊戌变法的理论依据。

  • 17 . 滁西涧

    诗篇名。唐代韦应物作。滁州,今安徽滁州市,西涧在州西门外。写于作者任滁州刺史期间。全文为:“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写出西涧的种种幽美景色,末句尤有天然之趣。

  • 18 . 冲过府

    指跑码头,闯江湖。也形容经历丰富,见过世面。

  • 19 . 冲撞府

    冲到州里,撞到府里。指在外到处奔走。

  • 20 . 氐第一

    1.词牌名。又称《熙州摘遍》。双调﹐一○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九句五仄韵;或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九句六仄韵。参阅《词谱》卷三一。

  • 21 . 登幽台歌

    诗篇名。唐代陈子昂作。作者在随军出征契丹途中经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时所作。因苦心建议不被采纳,反遭降级,心怀抑郁,故登台抒愤。诗全文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因体现了怀才不遇者的普遍心理,故历来被广泛传诵。

  • 22 . 磁

    1.宋代北方民间著名瓷窑之一。故址在今河北省磁县漳河两岸的观台镇东艾村冶子村附近,古代属磁州,故名。

  • 23 . 帝国大厦

    一译“帝国大厦”。20世纪30-70年代世界最高建筑。位于美国纽约市中心的摩天大楼。建于1929-1931年。占地长130米,宽60米。共一百零二层。高378米,1950年顶部加建电视塔后为449米。大楼比例匀称,外形轮廓一度成为摩天楼的象征和纽约市的标志。

  • 24 . 刀

    1.谓入蜀任职。典出《晋书.王浚传》。刀州指益州,益州为蜀地。

  • 25 . 东

    1.东汉后期,刘焉占据四川益州,收编南阳﹑三辅等地流民而组成地主豪强军队的名称。参阅《后汉书·刘焉传》。

  • 26 . 东逸党

    1.宋时人对范讽及其追随者的称呼。

  • 27 . 鄂

    在湖北省东南部,长江南岸,武大铁路线上。1960年始设市(曾名鄂城市)。人口999万(1995年)。为湖北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工业有钢铁、建材(水泥)、造船、化肥、机械等。市西梁子湖特产武昌鱼。名胜古迹有西山、鄂王城、古灵泉寺、三国吴王避暑宫等。

  • 28 . 赣

    在江西省南部,赣江上游章、贡两水汇合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49年设市。人口415万(1995年)。向为赣南水陆交通及物资集散中心。以产竹器、皮枕、皮箱及广柑、蜜橘、水蜜桃等著名。名胜古迹有八境台、通天岩、郁孤台、慈云塔等。

  • 29 . 福船政局

    又名“马尾船政局”。清末官办的大型新式造船厂。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机器设备购自法国。先后建造各种船舶四十余艘,布防沿海各省。中法战争时曾遭严重破坏。辛亥革命后改称“海军造船所”。

  • 30 . 福

    福建省省会。在省境东部沿海、闽江下游、来福铁路终点。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汉初为闽越国都。1946年设市。人口1375万(1995年)。是中国重要对外贸易港之一。1984年辟为对外开放城市。特产脱胎漆器、寿山石、茉莉花茶。名胜古迹有于山、鼓山、西湖、万寿桥、华林寺大殿、汤门温泉、罗星塔等。有福州大学等高等院校。

  • 31 . 福

    闽剧。

  • 32 . 甘

    1.唐时西凉所进乐曲名。本作《甘州》,因唐宋大曲的第三段称"破",故名。

  • 33 . 甘

    1.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甘州子》。单调三十三字,平韵。

  • 34 . 甘

    1.词牌名。即《甘州曲》。

  • 35 . 贵

    简称“贵”,别称“黔”。在中国西南部。面积1761万平方千米。人口3419万(1995年)。少数民族占30%以上,人数较多的有苗、布依、侗等族。明代置贵州布政使司(省级),清代为贵州省。省会贵阳。处云贵高原东部,喀斯特地貌分布广。乌江为省内第一大河。亚热带湿润区。中国南方重要的煤炭输出省。汞产量全国第一。中国炼铝工业和磷矿石开采基地之一。烤烟以质优著称。

  • 36 . 惠

    在广东省南部、东江下游。1953年始设市。人口323万(1995年)。为东江流域和广东东部沿海水陆交通要冲和物资集散地。特产东江糯米酒。名胜古迹有西湖、泗洲塔等。

  • 37 . 濠真人

    1.指朱元璋。濠州,治所在锺离(今安徽省凤阳县东),朱元璋起事地。朱起事前曾为僧,故称。

  • 38 . 广反入城斗争

    1842-1849年广州人民反对英国侵略者入城的斗争。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人强行要求进入广州城,并欺侮中国商民,群众奋起焚毁洋馆。钦差大臣耆英被迫通知英人暂缓入城。1846年,耆英派员与英人密订进城日期,数千群众闻讯闯入府衙,烧毁知府的官服。1849年,英人重提入城要求,广州十余万民众齐集珠江两岸示威,英人被迫放弃入城要求。

  • 39 . 广农民运动讲习所

    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在广州合作创办的培养农民运动骨干的学校。从1924年7月至1926年10月,先后创办了六期,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毕业学员共七百九十六人。彭湃、罗绮园、阮啸仙、谭植棠、毛泽东等先后任主任或所长。学习内容有中国农民问题、军事运动与农民运动、社会问题与社会主义等。

  • 40 . 广起义

    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于1927年12月11日在广州举行的武装起义。领导人有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由工人和革命士兵三万余人组成的起义部队,经过英勇奋战,占领了市内绝大部分地区,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广州公社。后在敌人反扑下失败。

  • 41 . 广

    1.泉名。指贪泉。在广州西北二十里石门,今南海县境内。传说饮其水者,则起贪心。

  • 42 . 广

    广东省省会。在省境中部、珠江三角洲北部,西、北、东三江汇合处,京广、广九、广茂三铁路交点。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称楚庭。1918年设市政公所,1925年设市。人口385万(1995年)。为中国南方重要城市,最早的对外通商口岸。工商业发达,特产以象牙雕刻、玉雕、广彩、广绣、檀香扇等著名。黄埔港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自1957年起,每年两次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此举行。1984年辟为对外开放城市。名胜古迹有光孝寺、六榕寺、越秀山、白云山和黄花岗、中山纪念堂、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等。有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等

  • 43 . 广

    “湛江市”的旧称。见“湛江市”(583页)。

  • 44 . 广湾租界条约

    法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关于租借广州湾(今湛江市)的条约。1899年签订。主要内容为:广州湾租借给法国,租期九十九年;租界内由法国管理并驻扎法军;准许法国修筑自广州湾赤坎至安铺的铁路。本条约于1945年废止。

  • 45 . 海常山

    1.即臭梧桐。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 46 . 杭

    浙江省省会。在省境北部、钱塘江下游、京杭运河终点,沪杭、浙赣、杭长等铁路交点。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唐、宋时称钱塘、临安。五代吴越和南宋建都于此。1927年设市。人口1383万(1993年)。丝绸工业历史悠久,有“丝绸之府”之称。特产绸伞、檀香扇、张小泉剪刀和龙井茶。有著名的西湖风景区,名胜古迹有灵隐寺、飞来峰、玉泉、岳坟、六和塔、虎跑泉等。高等学校有浙江大学和杭州大学等。

  • 47 . 杭

    在钱塘江口外,浙江省东北部和上海市南面。属东海。典型的喇叭形海湾,口宽100千米,向内渐狭。潮汐现象强烈,最大潮差达89米(澉浦),是中国潮差最大的地方。

  • 48 . 湖

    1.南宋时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制造的铜镜。镜背铸有"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湖州薛晋侯造"等铭记。一般为葵花形,少数为圆形和方形。当时远销各地。后在广东省﹑四川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都有发现,朝鲜﹑日本也有流传。

  • 49 . 湖

    在浙江省北部、太湖之滨、苕溪沿岸,杭宣铁路经过西境。1949年设市(曾名吴兴市)。人口10514万(1995年)。为浙江省北部重要城市和附近农副产品集散地,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特产毛笔、绫绢、羽毛扇。名胜古迹有飞英塔、铁佛寺、黄龙宫、陈英士墓和下菰城、丘城遗址等。

  • 50 . 湖滩簧

    1.见"湖剧"。

  • 51 . 吉

    1.亦称"吉州窑"。 2.宋代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吉州(今江西吉安永安镇),因名。后亦称其窑所出瓷器为"吉州窑"。

  • 52 . 胶

    中国北方天然良港。在山东省山东半岛南岸、黄海北岸。口窄腹阔,为深入内陆的半封闭型海湾。航道水深,不淤不冻,潮差和风浪小。建港条件优越。湾口的青岛港为中国重要商港,黄岛港区为国内著名油港。

  • 53 . 江

    1.一种手推的独轮车,便于山地运输。相传为诸葛亮在巴郡江州县(属今四川省重庆市)创制,故称。

  • 54 . 江司马

    1.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被贬为江州司马,其诗《琵琶引》云:"就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后因以"江州司马"代称白居易。 2.借指失意的文人。

  • 55 . 荆

    1.乐府杂曲歌辞名。

  • 56 . 荆

    在湖北省中部偏南、长江北岸。1949年设沙市市,1994年与江陵县合设荆沙市。1996年改称荆州市。人口145.3万(1995年)。为湖北省重要城市、长江河港和江汉平原物资集散地。工业以轻纺、电子、机械为主。名胜古迹有古章华寺(楚灵王行宫遗址)、万寿宝塔、春秋阁、孙叔敖墓等。

  • 57 . 荆

    1.古代流行于荆州一带的颈生囊状赘生物的疾病。

  • 58 . 竞选

    短篇小说。美国马克·吐温作于1870年。主人公“我”作为独立党候选人,在与共和党、民主党候选人竞选纽约州州长过程中,被对方用各种卑鄙无耻的手段,诬为伪证犯、小偷、盗尸犯、酒疯子、贿赂犯、讹诈犯、杀人犯等莫须有的罪名,最后被迫退出竞选。

  • 59 . 均

    1.北宋阳翟(今河南禹县)所造瓷器。因其地有钧台,故名钧窑,俗作均窑。金改阳翟为钧州(即均州),历代制造瓷器。

  • 60 . 锦

    在辽宁省西南部、小凌河下游,京哈、锦承两铁路交点。1937年设市。人口783万(1995年)。为著名的军事、交通要冲。解放战争中辽沈战役在此发动。特产玉石雕刻、虾油。名胜古迹有辽代锦州塔、广济寺。市北有辽沈战役烈士纪念塔和纪念馆。

  • 61 . 雷半岛

    中国三大半岛之一。在广东省西南部。东、南、西三面分别临南海、琼州海峡和北部湾。地形起伏和缓,大部地区为覆盖玄武岩的台地。半岛东北部有天然良港湛江。

  • 62 . 九八极

    九州:中国古代地域共划分为九州;八极:九州之外最边远的地方。指天下所有远近的地区。

  • 63 . 九

    1.古代十二名琴之一。见宋苏轼《十二琴铭》。

  • 64 . 九四海

    犹言天下。泛指全中国。

  • 65 . 夸兼郡

    夸:通“跨”;兼:兼有。指管理的地区范围大,跨州连郡。

  • 66 . 莱

    渤海三大海湾之一。在渤海南部,黄河口至龙口屺姆角一线以南。黄河泥沙大量堆积。大部分水深不超过10米。冬季结冰。沿岸滩涂辽阔。

  • 67 . 跨连郡

    跨越州郡。形容涉足的路远、地方大。同“跨州越郡”。

  • 68 . 跨越郡

    跨越州郡。形容涉足的路远、地方大。

  • 69 . 利

    1.法帖名。即《临江帖》。宋元佑间,刘次庄以家藏《淳化阁帖》重摹刻于临江戏鱼堂,世称《临江帖》或《戏鱼堂帖》。庆元中,四川总领权安节重勒石于益昌(利州)官舍,故亦称《利州帖》。

  • 70 . 凉

    1.即《凉州曲》。内容多描写西北边陲的风光及战争情景,其中以王翰和王之涣所作最为著名。

  • 71 . 凉

    1.凉州大曲的第三段。唐宋大曲每套有十几迭,归为散序﹑中序﹑破三大段。乐曲入破之后,变为繁弦急响。 2.后来有人截取凉州大曲破这一段填词,故凉州破又成为词牌名。

  • 72 . 凉

    1.乐府《近代曲》名。

  • 73 . 梁

    1.词牌名。唐教坊大曲有《凉州》,由大曲摘遍而为小令词调,因称《凉州令》,宋以后讹称《梁州令》。双调,有五十字﹑五十二字﹑五十五字三体,仄韵。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皆属正宫,字句格律相近,而与词牌不同。南曲用作引子。北曲仅见于诸宫调。

  • 74 . 兰大学

    中国的综合性大学。校址在兰州。创办于1909年,初名法政学堂。后校名几经变更,1946年改现名。设有中国语言文学、哲学、数学、力学、物理学、生物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等系。

  • 75 . 兰

    甘肃省省会。在省境中部、黄河沿岸,陇海、包兰、兰新、兰青等铁路交会于此。自古为中原地区通往西北地区的交通要冲。1941年设市。人口1652万(1995年)。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中心,有炼油、化学、机械、有色冶金、毛纺、电力等工业。市郊特产兰州水烟、兰州瓜、白兰瓜,有“瓜果城市”之称。名胜古迹有五泉山、白塔山、雁滩、金天观、白云观等。有兰州大学等高等学校。

  • 76 . 连比县

    指遍及各地。同“连州跨郡”。

  • 77 . 连跨郡

    指遍及各地。

  • 78 . 柳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东、西江支流柳江沿岸,湘桂、黔桂、枝柳等铁路交会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46年始设市。人口842万(1995年)。向为柳江航运要冲及木材、油桐、油茶等集散地。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名胜古迹有柳侯祠、鱼峰山、马鞍山、驾鹤山、小龙潭、都乐岩等。

  • 79 . 六歌头

    1.词牌名。本《鼓吹曲》﹐六州为唐之伊﹑凉(梁)﹑甘﹑石﹑氐(熙)﹑渭﹐每州各有歌曲﹐统称《六州》。歌头即引歌。后用为词牌。双调平仄韵互叶,一百四十三字。音调悲壮﹐多以写吊古之词。《词谱》卷三八谓以贺铸的"少年侠气"一首为定体。

  • 80 . 六

    1.《资治通鉴.唐昭宣帝天佑三年》载﹐罗绍威为天雄节度使﹐辖魏博六州四十三县。罗以魏博自田承嗣时所置牙军五千人﹐挟持军帅﹐骄横难制﹐乃阴借朱全忠军十万入魏博﹐尽杀牙兵。半年中罗绍威供应军需﹐耗费不赀;虽剪除骄兵﹐但亦自此衰弱。"绍威悔之﹐谓人曰:'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后以"六州铁"为铸成大错之典。

  • 81 . 滦

    1.皮影戏的一个剧种,因起源于河北省滦县(旧名滦州),故名。影人以驴皮制成,饰以油彩,故又名驴皮影。演时,前置素纸幕,演者立幕后在灯光映照下持影人于纸幕舞动,配以唱词与音乐。剧目丰富,唱腔综合高腔﹑京剧和滦县一带的曲艺而有所变化,对于评剧的形成与发展有一定影响。

  • 82 . 梅

    在广东省东部、韩江西源梅江流域,邻接福建省。1978年始设市。人口255万(1993年)。向为广东省东部地区重要城镇。为著名侨乡。名胜古迹有人境庐、千佛塔、灵光寺、鳄骨潭等。

  • 83 . 南冠冕

    南方人才中杰出的人。指才识出众的人。

  • 84 . 南

    1.东汉陈蕃做豫章太守时,不接待宾客,唯徐稺来访,特设一榻,徐一去就把榻悬挂起来。因徐稺为豫章人,故称"南州榻"。后用为礼遇嘉宾之典实。

  • 85 . 旁

    1.榜样﹐例子。

  • 86 . 旁样子

    1.犹旁州例。

  • 87 . 蕲

    1.鸟名。

  • 88 . 琼海峡

    中国三大海峡之一。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长80多千米,宽20~40千米。平均水深44米,最深达120米。北部湾和南海北部间的“海上走廊”。

  • 89 . 青从事

    青州:古代州名,在今山东东部;从事:古代官名。好酒的代称。

  • 90 . 青

    1.即青州从事。

  • 91 . 齐九点

    齐州:指中国。俯视九州,小如烟点。

  • 92 . 骑上扬

    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同“骑鹤上扬州”。

  • 93 . 骑扬

    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同“骑鹤上扬州”。

  • 94 . 钦

    在广西南部钦州市临北部湾。天然深水良港。1992年开始建港,为中国西南地区最近的出海门户。有铁路通往南宁。

  • 95 . 衢

    在浙江省西部、浙赣铁路线上,衢江上源常山港与江山港在此汇合。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79年设市。人口246万(1995年)。为浙江省西部重要工业城市,有机械、化学、造纸、木材加工等工业。有烂柯山、南孔庙等名胜古迹。

  • 96 . 泉

    在福建省东南沿海、晋江下游北岸。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侨乡。1951年设市。唐宋时为海外交通贸易的重要港口,元初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誉为世界最大商港之一。人口521万(1995年)。名胜古迹有清源山、开元寺、清净寺、洛阳桥、九日山摩崖祈风石刻等。建有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 97 . 汝

    1.汝南多大风,故称。

  • 98 . 神赤县

    后遂以“赤县神州”或“神州赤县”为中国的别称。

  • 99 . 神华胄

    神州:指中国。我国古代华夏族的后裔。统指中国人。

  • 100 . 神陆沉

    神州:指中国;陆沉:陆地无水而沉。中国大陆沉沦。比喻领土被敌人侵占。

  • 101 . 朔

    在山西省北部、桑干河上游,同蒲铁路纵贯。1988年设市。人口51万(1995年)。境内有著名的平朔煤矿,为中国最大的露天煤矿。

  • 102 . 苏弹词

    曲艺曲种。流行于上海和江苏、浙江部分地区。形成于江苏苏州。用苏州方言说唱。清代乾隆年间已经流行。以“说噱弹唱”为主要艺术手段,表演上注意模拟人物的“起脚色”。传统书目都为长篇,以才子佳人和公案题材为主。

  • 103 . 苏码子

    1.原为苏州人表示数目的符号,后通行于全国。从一到十依次写做〡﹑〢﹑〣﹑〤﹑〥﹑亠﹑〧﹑〨﹑〩﹑。用于旧式帐簿,也叫草码。

  • 104 . 苏评话

    曲艺曲种。流行于上海和江苏、浙江部分地区。清初形成于江苏苏州。用苏州方言说书。表演上讲究说表、噱头和口技等,并注意模拟人物的“起脚色”。传统书目都为长篇,以历史、武侠、神怪等题材为主。

  • 105 . 苏

    在江苏省南部、太湖东北、京沪铁路线上。因境内有姑苏山,别称“姑苏城”,简称“苏”。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春秋时为吴国都,1949年设市。人口1057万(1995年)。丝绸工业历史悠久。特产刺绣、b166丝、宋锦、檀香扇。苏州园林著称于世,有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网师园等名园及虎丘、寒山寺、北寺塔等名胜古迹。

  • 106 . 泗

    民间曲调名。创始于安徽、湖北一带。五句三十二字。第三、第五句相重复,第四句为“哎哟哎哟”。

  • 107 . 泗和尚

    1.唐西域高僧僧伽大师,曾在泗州临淮县建造寺院,人称泗州和尚。中宗时迎入长安,景龙四年卒,归葬临淮。

  • 108 . 泗

    1.古塔名。唐代为纪念僧伽大师而筑。宋初曾修葺。

  • 109 . 泗

    1.安徽省主要剧种之一,俗称"拉魂腔"。由旧泗州(州治在今安徽省泗县)的民间歌舞"花鼓"发展而成,约有一百多年历史,流行于淮河两岸。解放后,在音乐改革和编演现代剧方面都有不少进展。

  • 110 . 随

    在湖北省北部、水上游,汉丹铁路经过境内。地处桐柏山和大洪山间。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79年设市。人口159万(1995年)。名胜古迹有擂鼓墩战国墓、状元塔、冷皮垭遗址等。

  • 111 . 沃

    1. 瑞士沃州的本地人或居民。

  • 112 . 梧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西江及其支流桂江汇合处,东邻广东省。1927年始设市。人口316万(1995年)。向为广西东部重要城市和西江流域农、林产品集散地。名胜古迹有火山、系龙洲、鹤岗河滨公园。

  • 113 . 温乱弹

    1.瓯剧的旧名。形成于清初,流行于浙江省温州一带,兼唱高腔﹑昆腔﹑徽调﹑滩簧和乱弹,以唱乱弹为主,故称"温州乱弹"。温州地区古称东瓯,建国后定名为瓯剧。

  • 114 . 温

    在浙江省东南沿海、瓯江下游南岸。1949年设市。人口1133万(1995年)。为浙江省东南部重要城市和对外贸易港。1984年辟为对外开放城市。为浙东南木材、茶叶、麻、柑橘、生猪等物资集散地。特产瓯塑、瓯绣、黄杨木雕、石雕、雨伞、草席等。孤屿(江心屿)为游览胜地。

  • 115 . 温杂剧

    1.即南戏。也叫"永嘉杂剧"。

  • 116 . 辛亥广起义

    见“黄花岗起义”(1252页)。

  • 117 . 遐僻壤

    指边远偏僻的地方。

  • 118 . 西

    1.指晋羊昙感旧兴悲哭悼舅谢安事。

  • 119 . 西

    1.《晋书.谢安传》:"羊昙者﹐太山人﹐知名士也﹐为安所爱重。安薨后﹐辍乐弥年﹐行不由西州路。尝因石头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西州门。'昙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诵曹子建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恸哭而去。"按﹐羊昙﹐谢安的外甥。后遂以"西州路"为典实﹐表示感旧兴悲﹑悼亡故人之情。

  • 120 . 西

    1.晋西州之城门。为羊昙感旧兴悲﹐哭舅谢安处。后以为典。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