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结尾能组哪些词
- 1 . 版刺- 1.即名片。 
- 2 . 白刺- 1.五加皮的别名。 
- 3 . 板刺- 1.犹名片。古时书写名字于竹木片上,作访问通名之用。 
- 4 . 拜刺- 1.拜见别人时所用的名片。 
- 5 . 半刺- 1.指州郡长官下属的官吏,如长史﹑别驾﹑通判等。 2.针灸五刺之一。刺入较浅,故称半刺。 
- 6 . 谤刺- 1.毁谤讥刺。 
- 7 . 标刺- 1.题写。 
- 8 . 持刺- 1.手持兵刃刺杀。 2.执持名帖。 
- 9 . 贬刺- 1.指斥讥刺。 
- 10 . 补刺- 1.缝补。 2.重施墨刑。 
- 11 . 背若芒刺- 犹言芒刺在背。 
- 12 . 背生芒刺- 犹言芒刺在背。同“背若芒刺”。 
- 13 . 剥刺- 1.犹剖杀。 
- 14 . 炒刺- 1.吵闹。 
- 15 . 撑刺- 1.亦作"撑刺"。 2.以篙撑船。 
- 16 . 黜刺- 1.贬斥责罚。 
- 17 . 穿刺- 1. 用特制的针刺入身体腔隙部位抽出液体或组织以达诊治目的。 
- 18 . 麤刺- 1.植物茎﹑叶上的针刺。 2.指文词的粗放刺人。 
- 19 . 冲刺- 1.体育运动术语。指赛跑临近终点时突然加速向前猛冲。 
- 20 . 出刺- 1.出任州府长官。 
- 21 . 促刺- 1.劳苦不安貌。见"促促"。 
- 22 . 促促刺刺- 形容很不安宁的样子。 
- 23 . 触刺- 1.抵触刺杀。 
- 24 . 倒刺- 1.指甲附近翘起的小片表皮,撕扯不当会深入肉里,很痛。2.鱼叉鱼钩等尖端的倒钩。 
- 25 . 蹙刺- 1.惶恐不安貌。 
- 26 . 刁刺- 1.谓言行奸诈。 
- 27 . 刺刺- 1.多言貌。 2.犹絮絮。 3.象声词。 4.连续相刺。 
- 28 . 单红刺- 1.见"单帖"。 
- 29 . 带刺- 1.谓含有讥刺意味。 
- 30 . 单刺- 1.名刺。 
- 31 . 剟刺- 1.刺戳。 
- 32 . 调刺- 1.造言生事﹐惹事生非。 
- 33 . 雕刺- 1.古代刑徒发配时面上刺字。 2.谓指攀他人。 
- 34 . 毒刺- 1.蜂﹑蝎等尾端能注射毒液的针刺。 2.辛辣嘲讽。 
- 35 . 冻刺刺- 1.严寒刺骨貌。 
- 36 . 防刺- 1.金代对防御﹑刺史的并称。 
- 37 . 对刺- 1. 两人以上进行的刺杀对抗。分两人对刺、多人对刺和各种地形上的对刺等。 
- 38 . 感刺- 1.犹讽谕。 
- 39 . 负刺- 1.背负芒刺。喻恐惧不安。典出《汉书.霍光传》:"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魏书.孝庄帝纪论》:"未闻长辔之策,遽深负刺之恐。"后亦用为自我惕励之词。 
- 40 . 非刺- 1.非议讽刺。 
- 41 . 风刺- 1.讽刺。用含蓄的语言劝告或揭露。语出《诗序》:"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郑玄笺:"风化﹑风刺﹐皆谓譬喻不斥言也。" 
- 42 . 粉刺- 痤疮(cuóchuāng)的通称。 
- 43 . 缝刺- 1.缝纫与刺绣。 
- 44 . 讽刺- 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对人或事进行揭露、批评或嘲笑:~画ㄧ用话~了他几句。 
- 45 . 规刺- 1.规谏;讽谏。 
- 46 . 攻刺- 1.戳穿。 
- 47 . 茠刺- 1.犹言披荆斩棘。 
- 48 . 骨刺- 骨头上增生的针状物,通常引起疼痛或其他神经系统症状。 
- 49 . 怀刺- 1.怀藏名片。谓准备谒见。语本《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建安初,来游许下。始达颍川,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 
- 50 . 毁刺- 1.斥责讽刺。 
- 51 . 画刺- 1.在书简上署名。 
- 52 . 虎刺- 1.植物名。常绿灌木﹐高约二尺许。枝叶繁茂﹐茎上密生细刺。叶小﹐卵形﹐质硬。初夏枝梢开淡黄色或白色小花。花瓣四裂﹐花后结小圆实﹐经久不落。可供观赏﹐亦可入药。 2.马的一种颜色。 
- 53 . 话中带刺- 指话中包含着讥笑和讽刺。 
- 54 . 话里带刺- 指话中包含着讥笑和讽刺。同“话中带刺”。 
- 55 . 话里有刺- 指话中包含着讥笑和讽刺。同“话中带刺”。 
- 56 . 贺刺- 1.用以祝贺的名帖。 
- 57 . 棘刺- 豪猪等脊背上长的硬而长的刺。泛指动植物体上的针状物。 
- 58 . 狐刺- 1.一种毒疮。 
- 59 . 激刺- 1.斥责,讥刺。 2.刺激。 
- 60 . 戟刺- 1.刺激。 
- 61 . 击刺- 1.用戈矛劈刺。 2.引申为攻伐﹐诛杀。 3.谓击刺之术。 
- 62 . 讥刺- 讥讽。 
- 63 . 鸡头鱼刺- 比喻轻微而不被重视的的事物。 
- 64 . 赍刺- 1.携带名帖。 
- 65 . 拣刺- 1.宋制,拣选精兵,在皮肤上指定部位刺字,用作标志。 
- 66 . 笺刺- 1.犹笺书。给长官的信札文书。 
- 67 . 搅刺- 1.纷乱翻腾犹如刺戳。 
- 68 . 灸刺- 1.艾灸和针刺。 
- 69 . 客刺- 1.名刺,名片。 
- 70 . 举刺- 1.检举揭发。 2.提拔与黜责。 
- 71 . 金刺- 1.金制的名片。 
- 72 . 狙刺- 1.伏伺行刺。 
- 73 . 酒刺- 1.生在面部的黄色或红褐色的小疙瘩。用指甲挤压,可挤出脂肪状颗粒。也称粉刺或面疱。 
- 74 . 考刺- 1.考查,考求。 
- 75 . 爵里刺- 1.书有官爵和乡里的名片。 
- 76 . 刲刺- 1.刺杀。 
- 77 . 马刺- 1.马靴后跟上另加的金属刺。除有装饰作用外,还可以用来驱赶坐骑,使快跑。 
- 78 . 名刺- 名帖;名片:投了名刺进去,却被告知大人休息不见客。 
- 79 . 鬣刺- 1.即鳍刺。 
- 80 . 撩蜂拨刺- 撩:挑逗。引逗蜜蜂拨开刺儿。比喻挑起事端。 
- 81 . 六刺- 1.滩名﹐在安徽省泾县陵阳溪。 
- 82 . 门刺- 1.谒见时所用的名帖。汉初未有纸,削木竹为刺,写姓名于上,故称。 
- 83 . 芒刺- 1.草木茎叶﹑果壳上的小刺。 2.比喻隐患。 3.比喻言词尖刻。 
- 84 . 骆驼刺- 1.落叶灌木。枝上多刺,叶长圆形,花红。生于沙地,是骆驼的牧草。 
- 85 . 漫刺- 1.《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祢衡﹞建安初来游许下,始达颍川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后因以"漫刺"指名刺。 
- 86 . 祢刺- 1.《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祢衡]始达颍川,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后因以"祢刺"谓士人耿介有节操。 
- 87 . 美刺- 1.称美与讽恶。多用于诗文。 
- 88 . 论刺- 1.议论和讥刺﹔议论和指责。 
- 89 . 明刺- 1.谓直言讽谏。 
- 90 . 马针刺- 1.即马刺。 
- 91 . 毛刺- 1.动植物外表所丛生的尖细的毛。 
- 92 . 灭刺- 1.让名刺上的文字漫灭。谓不愿投名刺以干谒。语本《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始达颍川,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 
- 93 . 泥中刺- 1.犹言泥中隐刺。 
- 94 . 泥中隐刺- 比喻说话中带着讥讽。 
- 95 . 面刺- 当面指责或斥责:面刺皇上|面刺权臣之骄矜。 
- 96 . 漂凉带刺- 1.犹冷嘲热讽。 
- 97 . 拼刺- 1.用刺刀拼杀。 
- 98 . 逆刺- 1.倒刺,钩针。 
- 99 . 劈刺- 1.刀劈和刺杀的统称。 
- 100 . 黔刺- 1.在皮肤上刺涅。 
- 101 . 枪刺- 1.装在枪头上的钢刀或钢锥。 
- 102 . 肉里刺- 1.比喻貌似温柔﹐内心刻毒。 
- 103 . 螫刺- 1.扎﹐刺。 
- 104 . 肉刺- 1.即鸡眼。脚掌或脚趾角质层增生而形成的形似鸡眼的硬块。 2.见"肉中刺"。 
- 105 . 肉中刺- 比喻最痛恨而急于除掉的东西。 
- 106 . 三刺- 1.周代治理重案,必依次与群臣﹑群吏和百姓三等人反复计议,然后定罪判决,以示审慎。 2.指三次察讯。 3.谓击刺三次。 
- 107 . 讪刺- 1.毁谤讥刺。 
- 108 . 手刺- 亲笔写的名帖。旧时多用于官场:递上手刺|奉手刺拜谒。 
- 109 . 松刺- 1.松针。 
- 110 . 书刺- 1.写名刺。 2.指书札;名刺。 
- 111 . 守刺- 1.太守与刺史。泛指地方长官。 
- 112 . 探刺- 1.刺探,暗中侦察。 2.犹探索。 
- 113 . 通刺- 1.出示名片以求延见。刺,名片。 2.通报传递来访者的姓名或名片。 
- 114 . 踢马刺- 1. 一种U形物,带有尖的或者齿轮尖的突起部,装在骑师的靴后根上,用以刺马,驭马或驱马前进。 
- 115 . 挑茶斡刺- 指寻事生非。 
- 116 . 挑刺- 1.故意找差错。 
- 117 . 挑毛拣刺- 故意挑剔毛病。 
- 118 . 挑毛剔刺- 挑刺儿,挑剔。 
- 119 . 铤刺- 1. 用尖刃向前猛刺。 
- 120 . 文刺- 1.犹名片﹐名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