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编组词
  4. 【编】结尾能组哪些词

【编】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裁

    1.裁剪编织。比喻撰写词章。

  • 2 . 豹鼠奇

    1.指《尔雅》。

  • 3 . 贝

    1.指佛经。因其写于叶上,故称。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有《贝编》篇,所叙皆佛经中事。

  • 4 . 残

    1.残缺不全的书。

  • 5 . 草

    中国民间工艺品之一。用各种草本植物的茎或茎皮编制而成。在中国各民族中广泛流行。可用染色的草编织各种图案,也可编成后加印装饰纹样。产品主要是各种生活用品如篮、鞋、帽、席等。

  • 6 . 尘

    1.指古旧之书。

  • 7 . 陈

    1.指古籍﹑古书。

  • 8 . 长

    1.指卷帙繁多的书籍。 2.撰写编年史前﹐先行搜集资料﹐按次排列。称为"长编"。宋司马光编订《资治通鉴》﹐先成"长编"﹐然后删定成书。南宋李焘编订北宋九朝编年史﹐谦言不敢续《通鉴》﹐名为《续资治通鉴长编》。后亦指汇集资料有待删订撰写成书的其他著作的草稿本。

  • 9 . 超

    1. 超出人员编制的限额。

  • 10 . 彻

    1.编撰完毕。

  • 11 . 城

    1.指靠城边的房舍。

  • 12 . 玳瑁

    1.喻华丽的文章。

  • 13 . 词话丛

    词话丛书。唐圭璋编。共收宋、元、明、清及近代的词话和词论著作六十种,是词学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 14 . 断

    1.见"断编残简"。

  • 15 . 点

    1.点验人数,列入编制。

  • 16 . 订

    1.编定。

  • 17 . 定

    确定编制。

  • 18 . 断简残

    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编:穿简的细长皮条。指残缺不全的书籍。

  • 19 . 断简遗

    简:古时用以书写的竹片。编:穿简的皮条。指残缺不全的古籍。

  • 20 . 觚

    1.编连成册的木简。借指书籍。

  • 21 . 蠹

    1.亦作"蠧编"。 2.虫蛀坏的书。泛指古旧书籍。

  • 22 . 蠹简遗

    泛指残存的书籍。

  • 23 . 额

    1.谓按额定的数字编制(册子)。

  • 24 . 改

    ①根据原著重写(体裁往往与原著不同):这部电影是由同名小说~摄制的。 ②改变原来的编制(多指军队):把原来的三个师~成两个师。

  • 25 . 故

    1.旧作。

  • 26 . 华

    1.指书简﹑著述。

  • 27 . 合

    1.编在一起。 2.共同编辑。

  • 28 . 混

    1. 把不同类的人或事混合编组。如:不同机型混编迎战。

  • 29 . 鸿

    1.巨著。

  • 30 . 黄石

    1.即黄石书。

  • 31 . 简

    内容比较简略的著作。也指某一著作的简本(多用做书名):《中国通史~》。

  • 32 . 旧

    1.旧稿。

  • 33 . 经

    1. 针织中利用经纱纵行结圈连成织物的方法。

  • 34 . 金

    1.用金丝穿联的简册。指道教经典。

  • 35 . 开

    开始编写;开始编辑:这部词典已经~。

  • 36 . 类

    1.分类编录。

  • 37 . 巨

    1.犹巨著。

  • 38 . 絶

    1.《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读《易》,韦编三絶。"后因以"絶编"为孔子读《易》的典故。 2.犹绝学。 3.犹残编。

  • 39 . 扩

    扩大编制(多用于军队):~队伍。

  • 40 . 连

    1.串连编结。

  • 41 . 柳

    用柳条编制的工艺品,如果篮、提篮、食品筐等。

  • 42 . 龙

    1.龙宫的经藏,佛教经典。 2.太公望兵书有《六韬》,第三曰《龙韬》。借指兵书。 3.古地名。

  • 43 . 末

    1.指书的最后一编。编,编次。

  • 44 . 民

    1.编入户籍的平民。

  • 45 . 齐

    1.谓户籍编在一起。指身份相同。

  • 46 . 蟠

    1.盘踞纠结。

  • 47 . 青丝

    1.即青丝简编。

  • 48 . 青丝简

    1.用青丝联缀成的竹简书。泛指古代史册。

  • 49 . 琼

    1.美好的诗文篇什。

  • 50 . 青

    1.即青丝简编。 2.借指史籍。 3.泛指书籍。

  • 51 . 青琅

    1.喻指华美的诗文。

  • 52 . 缺

    1. 亦称“缺额”。单位、人员和装备的数量小于编制规定的限额。

  • 53 . 收

    1.收留并改编。

  • 54 . 三湾改

    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永新三湾村,领导部队进行整顿和改编。将原来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缩编为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在军队中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并成立了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部队;在军队内实行民主制度,并成立了代表士兵利益的士兵委员会。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建立新型的人民军队打下了基础。

  • 55 . 审

    1.谓审核在编制的人丁赋役等。

  • 56 . 盛

    1.对别人著作的美称。

  • 57 . 诗

    1.诗集。

  • 58 . 史

    1.史书。

  • 59 . 缩

    1.紧缩编制。 2.犹缩写。把原来的作品加以改编,保留主要内容和形式而使篇幅减少。亦用作书名,如:《<英华大词典>缩编》。

  • 60 . 头

    1.指发髻。

  • 61 . 外

    1.正书以外带补遗﹑补缺性质的别编。

  • 62 . 韦

    古代将竹简联缀成篇的皮绳:韦编三绝。后借指书籍:始点漆于韦编,继操刀于简版。参见“韦编三绝”。

  • 63 . 闲

    1.亦作"间编"。 2.编次杂乱。

  • 64 . 霞

    1.道书﹐道教典籍。

  • 65 . 瞎

    1.胡乱编造;捏造。

  • 66 . 续

    1.谓原书写成后,继续写下去。 2.继原书之后所写的书。

  • 67 . 祥

    1.祥瑞的书籍。

  • 68 . 逸

    1.散失的篇章。

  • 69 . 小

    1.小册子。

  • 70 . 选

    1.挑选文章或资料进行编辑。 2.选编的集子,多用作书名。

  • 71 . 新

    1.新编撰。 2.新整编。

  • 72 . 瑶

    1.珍贵的书册。亦为书籍的美称。

  • 73 . 徭

    1.编户之民的徭役。

  • 74 . 遗

    1.指前人留下的著作。 2.指散佚的典籍。 3.释卷;放下书籍。

  • 75 . 摘

    1. 从某方面的文章中摘录并编辑。如:言论摘编。

  • 76 . 银

    1.书籍的美称。

  • 77 . 玉

    1.珍贵的典籍。 2.指道书。

  • 78 . 在

    1. 被列在某团体编制之中。如:在编职工。

  • 79 . 芸

    1.指书籍。芸,香草,置书页内可以辟蠹,故称。

  • 80 . 整

    1.整顿改编。多用于军队等组织。

  • 81 . 助

    1.助理编辑的简称。

  • 82 . 枕中

    1.指枕中《鸿宝》。

  • 83 . 竹

    中国民间工艺品之一。经对竹子切丝、刮纹、打光、劈细等工序,将剖成一定粗细的篾丝编结起来制成。产品一般是各种生活日用品,工艺精者,所用篾丝细如绢纱。

  • 84 . 棕

    1.用棕丝编制的用品和工艺品。坚实,美观,制品有提兜﹑箱子﹑凉帽﹑拖鞋﹑玩具等。主要产地是四川新繁地区。

  • 85 . 主

    1.主持编辑工作。 2.指编辑工作的主要负责人。

  • 86 . 总

    1.见"总编辑"。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