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武组词
  4. 【武】在中间组哪些词

【武】在中间组哪些词

更新:
  • 1 . 阿

    1.唐人称武则天。

  • 2 . 阿

    1.唐中宗幼女安乐公主对其祖母武则天的称呼。

  • 3 . 白

    1.见"白虎幡"。

  • 4 . 白雪歌送判官归京

    诗篇名。唐代岑参作。当时作者在边塞充当幕官。诗中描写了边塞风雪的奇特壮观,是盛唐边塞诗中的名篇。“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等名句,历来为人传诵。

  • 5 . 贝奥

    英国古代史诗。公元5世纪时已开始口头传诵,约8世纪时成书。勇士贝奥武甫与怪物格伦德尔搏斗,使其断臂而死。怪物之母为子复仇,又被他追踪杀死。后来他做了国王。一次火龙来犯,他挺身斩龙,伤重而死。人民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 6 . 兵藏库,马入华山

    兵器藏进武库,军马放入华山。指天下太平。

  • 7 . 常规

    1. 不属于大规模杀伤破坏性武器(如核武器)范围内的各种武器。常规武器的弹药的装填物是烈性炸药或燃烧剂。包括枪、炮、火箭等射击武器,炸弹武器、地雷武器、纵火武器、鱼雷武器和现代仍使用的部分冷兵器。

  • 8 . 二二八装起义

    1947年2月27日,国民党台湾专卖局武装缉私员在台北抢劫、殴打小贩,并开枪打死市民一人。28日,台北市民示威游行,包围了专卖局,遭军警镇压,群众死伤各三人。这一事件激起全省人民的愤怒,爆发了大规模武装起义。起义民众控制了台湾大部分地区。3月8日,国民党政府派大批军队进行血腥镇压,群众被害达三万人,到13日起义失败。这次起义得到全国人民的声援和支持。

  • 9 . 次声

    发出次声波来杀伤人的武器。次声波能引起人体内脏的共振,使内脏发生位移和形变,功能损坏,甚至造成人死亡。

  • 10 . 东

    1.即乐府《东武吟行》。

  • 11 . 东吟行

    1.乐府楚调曲名。一说为齐弦歌讴吟之曲名。东武,齐地名。晋陆机﹑南朝宋鲍照﹑梁沈约等均有拟作。内容多咏叹人生短促,荣华易逝。参阅《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六·楚调曲上》题解。

  • 12 . 短打

    1.传统戏曲中脚色行当。武生的一种。同长靠武生相对。着短装,穿薄底靴,兼用长兵器和短兵器,大都表现步战。表演上重矫捷﹑灵活。如京剧《三岔口》中的任堂惠﹑《十字坡》中的武松。

  • 13 . 墩子

    1.传统戏曲脚色行当。长靠武生的俗称。主要特点是扎"靠"(传统戏中武将的装束),穿厚底靴。如京剧《长坂坡》中的赵云﹑《挑滑车》中的高宠等。

  • 14 . 黩穷兵

    黩:随便,任意;穷:竭尽。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 15 . 奋扬威

    振奋勇气,施展威风。

  • 16 . 定兰亭

    1.《<兰亭序>帖》石刻名。唐太宗喜晋王羲之父子书法,得《兰亭序》真迹,命人临拓,刻于学士院。五代梁时移置汴都,后经战乱而遗失,北宋庆历间发现,置于定州州治。大观中,徽宗命取其石,置于宣和殿。北宋亡,石亦散失不传。定州在宋时属定武军,故称此石刻及其拓本为"定武兰亭"或"定武石刻"。其拓本简称"定本"。一说《<兰亭序>帖》原本为唐人所作,非王羲之书。参阅宋桑世昌《兰亭考》﹑郭沫若等《兰亭论辨》。

  • 17 . 定

    1.定武石刻。

  • 18 . 定石刻

    1.即定武《兰亭》。亦兼指其拓本。

  • 19 . 定向能

    向一定方向发射的高能量射束,以击毁敌方飞机、导弹和卫星等目标的武器。高能量射束主要是指强激光、高能强流粒子(电子、质子和离子)和强电磁波。定向能武器的特点是能量高度集中,命中率高,能迅速改变发射方向,短时间内拦截或攻击多个目标。

  • 20 . 动能

    通过发射能够制导的高速弹头,以其整体或爆炸碎片击毁目标的武器。主要用来拦截弹道导弹和攻击军用卫星。动能武器的一些先进技术,也可用于某些常规武器。

  • 21 . 放射性

    用非核爆炸方式散布放射性物质,以核辐射作用作为杀伤手段的武器。主要用于杀伤有生力量。杀伤效应的性质和大小,取决于放射性物质的种类、用量和散布情况。一般可造成对人体的急性损伤,并可能产生不良的遗传后果。

  • 22 . 杜

    1.晋人对杜预的尊称。谓其学识渊博,如武库兵器,样样具备。

  • 23 . 汉

    (才156-前87)即“刘彻”。西汉皇帝。汉景帝子。公元前140年继位。在位期间颁行“推恩令”,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国势力。又设置十三部刺史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曾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曾命卫青、霍去病率军进击匈奴,获大胜。

  • 24 . 汉

    1.泉名。在长安城南,为曲江之源。

  • 25 . 汉

    1.汉武帝为求仙所筑的高台。在沧州。其地俯临大海,长澜接天,巉岩峻石,颇为壮观。

  • 26 . 汉托孤

    汉武:汉武帝;孤:遗孤。汉武帝把8岁的儿子托霍光辅佐。

  • 27 . 广

    1.指楚汉相争时赵国谋臣李左车。李封广武君,故称。韩信﹑张耳攻赵时,赵权臣成安君陈馀不听广武君之言,以至兵败。韩信获广武君而师事之,广武君遂为之筹策下燕齐之地。见《史记.淮阴侯列传》。

  • 28 . 广

    1.《三国志.魏志.阮籍传》"官至步兵校尉"裴松之注引晋孙盛《魏氏春秋》:"﹝阮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乃叹曰:'时无英才,使竖子成名乎!'"后常以喻怀才不遇。

  • 29 . 广之叹

    广武:地名。为缺乏能人反使徒有虚名的人得意于一时而发出的感叹。

  • 30 . 寒

    1.地质年代古生代的第一个纪。"寒武"(Cambria)是英国威尔士一个古代地名,这个纪的地层首先在那里发现,故名。约开始于五亿七千万年前,结束于五亿年前。本纪分为早﹑中﹑晩三个世。生物群以海生无脊椎动物为主,特别是三叶虫。红藻﹑绿藻等开始繁盛。我国南北很多省区当时为海水所淹没。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叫"寒武系"。

  • 31 . 寒

    1.古生界的第一个系。参见"寒武纪"。

  • 32 . 汉光

    即“刘秀”。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字文叔,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王莽统治时,与兄刘縯起兵,加入绿林军。公元23年取得昆阳大捷。25年称帝。后镇压赤眉起义军,削平各地割据势力,统一全国。在位期间,减轻田租,废除王莽时的苛捐杂税,多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提倡节俭,整顿吏治,使经济得以恢复发展,社会比较安定,史称“光武中兴”。

  • 33 . 横抢

    指用强力夺取。

  • 34 . 核

    利用核子反应所放出的能量造成杀伤和破坏的武器,包括原子弹、氢弹、中子弹和放射性战剂等。也叫原子武器。

  • 35 . 化学

    利用毒剂大规模杀伤破坏的一种武器,包括毒剂和施放毒剂的各种武器弹药。也指喷火或发烟的军用器械等。

  • 36 . 会

    1.行科举制度时,武科殿试放榜后,在兵部举行的公宴。

  • 37 . 激光

    利用激光束直接攻击并毁伤目标的武器。由激光器、精密瞄准跟踪系统、光束控制与发射系统组成。射击时快速、精确、灵活,不受电磁干扰。

  • 38 . 极穷兵

    黩武。滥用武力。

  • 39 . 讲

    1.古城名。在河南临漳漳河上。三国魏曹操所筑。宋范成大有《讲武城》诗。

  • 40 . 讲

    清末民初建立的培养陆军军官的教育机构。为编练新军和带兵者研究武学之需。1906年起,相继建立北洋(于天津)、云南、东北(于辽宁)等陆军讲武堂。一般设步、马、炮、工等科,学习战术、兵器、战斗教练等课程。教官中多同盟会会员,学员中不少人因接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后成为辛亥革命和护国运动的骨干。

  • 41 . 精体育会

    体育社团。1910年由霍元甲创设于上海。以武术为主要活动内容,兼顾现代体育项目以及戏剧、音乐、美术、摄影等。在武术活动中主张各种流派兼容并蓄,致力于武术的改革与发展。1919年起在东南沿海各城市设立分会,1920年起在东南亚各国设国外分会。

  • 42 . 较论文

    较:比较,评论。评论武艺,谈论文章。

  • 43 . 晋

    即“司马炎”。西晋王朝的建立者。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司马昭长子。公元265年继为相国、晋王,后代魏称帝。280年灭吴,统一全国。在位时加强门阀制度,又大封宗室。晚年民族矛盾尖锐,死后不久,全国即陷入分裂混战状态。

  • 44 . 经纬文

    1.见"经文纬武"。

  • 45 . 精确制导

    装有制导系统,命中概率很高的导弹、制导炮弹和制导炸弹等武器的统称。制导方式主要有:有线指令制导、电视制导、红外制导、激光制导等。用于攻击坦克、飞机、舰艇、雷达、指挥控制通信中心、武器库等目标。

  • 46 . 赳赳

    赳赳:勇武矫健的样子。武夫:武人,从军之人。勇武矫健的军人。后多含贬义,意指虽身强体壮,却头脑简单的军士。

  • 47 . 孔有力

    孔:甚,很。形容人很有力气。

  • 48 . 劳结合

    1.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制定的一项政策,要求边区军民一面参加生产劳动,一面进行军事训练。建国后主要用于加强民兵建设。

  • 49 . 梁

    1.见"梁皇忏"。

  • 50 . 梁

    即“萧衍”。南朝梁的建立者。字叔达,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原为齐雍州刺史,乘齐内乱起兵,公元502年夺取帝位。在位时重用士族,残酷剥削农民,多次镇压农民起义。酷信佛教,大兴寺院,曾三次出家为僧。擅长文学,精乐律,善书法。统治后期北方降将侯景叛乱,都城建康被攻破,饥病而死。

  • 51 . 粒子束

    利用高能强流粒子(电子、质子和离子)束摧毁飞机、导弹和卫星等目标或使之失效的定向能武器。由高能强流加速器将粒子源产生的电子、质子或离子加速到接近光速,用磁场将其聚集成密集的束流后射向目标,摧毁目标或使之失效。

  • 52 . 灵之役

    1.东汉段颎曾大破东羌于灵武谷。见《后汉书.段颎传》。后以"灵武之役"借指战胜异族的关键战役。

  • 53 . 龙

    1.见"龙武军"。

  • 54 . 龙

    1.唐代禁军名。五代梁称"龙武兵"。

  • 55 . 吕操莽

    吕雉、武则天、曹操、王莽的合称。旧时都被认为是以阴谋手段篡夺君位的野心家。因以之指窃取政权的国贼。

  • 56 . 内修政治,外治

    修:修治;政治:政策;治:管理;武备:军备。对内修明政治,对外做好军事准备。

  • 57 . 谋臣

    指有计谋的大臣和勇猛的战将。

  • 58 . 乃乃文

    乃:助词。既有武功,又有文德。

  • 59 . 宁

    1.亦称"宁子"。亦称"宁生"。亦称"寗生"。亦称"宁武"。 2.春秋卫大夫宁俞,谥武子。《论语.公冶长》:"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邢昺疏:"若遇邦国有道,则显其知谋;若遇无道,则韬藏其知而佯愚。"后以宁武子为国家有道则进用其智能﹑无道则佯愚以全身的政治家的典型。

  • 60 . 强激光

    利用高能激光束摧毁飞机、导弹、卫星等目标或使之失效的定向能武器。由高能激光器、精密瞄准跟踪系统和光束控制与发射系统等组成。

  • 61 . 弃修文

    放弃武备,改习文教。

  • 62 . 人民装部

    简称“人武部”。中国按县、旗、县级市、市辖区和乡、镇及大中型厂矿、高等院校设置的军事工作部门。属地方建制。受同级地方党委、政府和上级军事部门双重领导,主要负责本行政区域或本单位的民兵、兵役等军事工作。

  • 63 . 轻

    1.射程较近﹑容易携带和使用的武器,如步枪﹑手枪﹑轻机关枪。

  • 64 . 全

    1.原指戏曲舞台上全副武打表演。亦用以喻暴力行动。含贬义。

  • 65 . 生物

    旧称“细菌武器”。生物战剂及其施放装置、器材的总称。生物战剂指用于杀伤人、畜和毁坏植物的致病微生物以及细菌产生的毒素。由飞机或其他运载工具喷洒生物战剂,发射或投掷细菌弹及带生物战剂的昆虫、动物和杂物等。具有传染性强、污染面积大、危害时间长、不易发现等特点。中国于1984年加入《禁止生物武器公约》。

  • 66 . 上海工人三次装起义

    上海工人阶级为配合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而进行的武装起义。第一次发动于1926年10月23日,参加人数二千余人;第二次发动于1927年2月22日,由工人总罢工转入武装起义,罢工人数达四十万。这两次起义都因准备不充分和条件不成熟被军阀孙传芳部队镇压。第三次发动于1927年3月21日,上海工人在共产党人陈独秀、罗亦农、周恩来、赵世炎等组成的特别委员会领导下,发动八十万工人总罢工,随即转为武装起义,经过三十小时的战斗,于22日晚占领上海,同时建立了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这次起义是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用自己的力量

  • 67 . 神挂冠

    指辞官隐居。

  • 68 . 神

    1.唐至德年间所设置的北衙禁军之一,护卫宫城内外。

  • 69 . 神

    1.古宫门名。即南朝时建康皇宫西首之神虎门。唐初因避太祖李虎讳而改"虎"为"武"或"兽"。相传南朝梁陶弘景曾在此门挂衣冠而上书辞禄。见《南史.陶弘景传》。

  • 70 . 神

    1.清代帝王出行仪仗中乘舆旗饰之一种。

  • 71 . 十八般

    ①使用十八般兵器的本领。亦泛指多种武艺。 ②比喻多种技能。

  • 72 . 水中

    能在水中毁伤舰船或其他目标的武器的统称。包括鱼雷、水雷、深水炸弹以及反鱼雷、反水雷等武器。

  • 73 . 随陆无,绛灌无文

    随、陆:随何、陆贾,汉高祖时的文官;绛、灌:绛侯周勃,灌婴,汉高祖时的武将。指人才的面片性,能文者不能武,能武者不能文。

  • 74 . 诉诸

    诉:诉讼。武力:军事力量。指用战争来解决冲突。

  • 75 . 威不屈

    威武:权势,武力;屈:屈服。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表示坚贞顽强。

  • 76 . 威雄壮

    威力强大,壮盛有气势。

  • 77 . 苏

    传记篇名。东汉班固作。载于《汉书》,为《李广苏建(苏武父)传》的一部分,篇题后人所加。文章塑造了一位坚贞不屈的爱国志士的形象。

  • 78 . 苏

    1.指苏武出使匈奴时所持的符节。汉武帝天汉元年,苏武以中郎将使持节出使匈奴,单于留不遣,欲其降,武坚贞不屈,持汉节牧羊于北海畔十九年,始元六年得归,须发尽白。后以"苏武节"用作忠臣的典故。

  • 79 . 苏牧羊

    苏武:汉朝时人。苏武宁死不屈情愿牧羊也不投降匈奴。

  • 80 . 宋

    1.即凌歊台。南朝宋武帝刘裕曾登临此台,并建离宫,故称。

  • 81 . 文韬

    韬:指《六韬》,古代兵书,内容分文、武、龙、虎、豹、犬六韬;略:指《三略》,古代兵书,凡三卷。比喻用兵的谋略。

  • 82 . 文恬

    恬:安闲;嬉:玩乐。文官安闲自得,武官游荡玩乐。指官吏只知贪图安逸享受,吃喝玩乐,不关心国事。

  • 83 . 文弛

    文武官员玩忽职守。

  • 84 . 文德

    治理国家恩德昭著,对外用兵成绩斐然。旧时多用为赞誉帝王或重臣的颂词。

  • 85 . 文觌

    艺文兴而武道隐。指尚文之风大盛。

  • 86 . 文昭

    原指文王的子孙众多,后则泛称子孙繁衍。

  • 87 . 文治

    比喻政治与军事。

  • 88 . 文治

    以文治国的盛绩与以武禁暴的伟力。

  • 89 . 文婪

    指文武官员习于安逸,贪婪成性。

  • 90 . 微波

    利用定向的强电磁波能量损伤飞机、导弹和卫星等目标的电子设备和人员的定向能武器。由强微波发生器和高增益定向天线辐射出强电磁波能量,射向目标,损伤目标中的光学电子设备和人员。

  • 91 . 文

    1.封建皇朝文武百官上朝时排列的班次。

  • 92 . 文

    1.文武兼备的才能。

  • 93 . 文差事

    比喻明劫暗偷。

  • 94 . 文

    1.用于烧煮的文火与武火。文火﹐火力小而弱;武火﹐火力大而猛。

  • 95 . 文兼备

    同时具有文才和武才,文武双全。亦作“文武兼济”、“文武兼全”。

  • 96 . 文全才

    文才与武功同时具备的人才。

  • 97 . 文

    1.文武兼备之士。

  • 98 . 文双全

    文:文才;武:武艺。能文能武,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

  • 99 . 文之道

    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

  • 100 . 文之道,一张一弛

    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 101 . 文修

    文:指教化。修:指走上正规,已符合标准。备:准备完毕。谓文治和军备都已达到了理想的要求。

  • 102 . 文修

    礼乐教化大行而武力征伐偃息。指天下太平。

  • 103 . 文东西

    本指汉初叔孙通所定的朝仪,文官位东,武将居西。指文武官员的排列位次。

  • 104 . 纬经文

    指有文有武,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 105 . 文经

    经世的文才和军事谋略。

  • 106 . 文经

    经、纬:编织物的纵线与横线。指从文武两方面治理国家。

  • 107 . 无用之地

    没有使用武力的地方。比喻无法施展才能。

  • 108 . 我惟扬

    形容威武凌厉,奋发向上的样子。

  • 109 . 细菌

    “生物武器”的旧称。见“生物武器”(1060页)。

  • 110 . 玄

    1.黑蝴蝶。

  • 111 . 玄

    在江苏省南京市东北玄武门外。因湖位于钟山之后,又称后湖。周约15千米,面积444平方千米(湖面395平方千米)。湖中有环洲、梁洲、樱洲、翠洲、菱洲五岛,以桥堤相连,景色优美。为南京游览胜地。

  • 112 . 玄

    1.唐长安太极宫(又名西内,即隋之大兴宫)北面正门。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旧城北。唐初"玄武门之变"发生于此。 2.唐长安大明宫(又称东内)北面正门。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旧城北龙首原上。唐几次宫廷政变发生于此。

  • 113 . 玄门之变

    唐初的宫廷政变。唐高祖李渊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公元626年7月2日,渊次子李世民伏兵玄武门(长安太极宫北正门)发动政变,杀李建成等。高祖乃立李世民为太子,两月后,李世民登帝位。

  • 114 . 玄

    1.绘有龟形的旗帜,作北面或后面军阵的标志,亦用作仪仗。

  • 115 . 玄

    1.一种厌胜钱。径寸二分,重八铢,文曰"永通万国",背文为玄武星剑之象。参阅宋洪遵《泉志》卷十三。

  • 116 . 玄

    1.汉未央宫北面的楼台名。

  • 117 . 玄司马

    1.汉代主管宫城玄武门之官。

  • 118 . 玄

    一种分布最广的火山岩。矿物成分主要有辉石、基性斜长石,以及橄榄石、钛铁矿、磁铁矿等。一般可分为拉斑玄武岩和碱性玄武岩两大类。大多具气孔构造和杏仁状构造。遍布全球,是地壳的主要组成物质,也是构成月球的主要物质。除本身可作新型建筑材料和铸石原料外,还常伴有多种有用矿产。

  • 119 . 玄岩地貌

    在喷发的玄武岩流上发育而成的地貌。可形成顶部较为平坦的桌状山和熔岩台地,如贵州的韭菜坪。也可形成锥状火山,如山西大同和云南腾冲的火山群。有的火山口形成火口湖,如长白山脉的白头山天池。

  • 120 . 永别了,

    长篇小说。美国海明威作于192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士兵亨利在意大利前线负伤,住院期间结识了英国护士凯瑟琳,两人产生了爱情。他返回部队后,在一次撤退途中被意军误认为德国奸细而捕获。后伺机逃脱,与凯瑟琳一起流亡瑞士,不幸凯瑟琳死于难产,亨利悲痛欲绝。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