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开头能组哪些词
1 . 典案
1.主持审查。
2 . 典奥
1.深奥的典籍。 2.指文义典雅深奥。
3 . 典宝
1.掌管印玺。
4 . 典贲
1.见"典坟"。
5 . 典边
1.主守边疆。
6 . 典变
1.典当变卖。
7 . 典牧
1.谓主管一方政事。
8 . 典牧署
1.掌管畜牧及畜产品的官署。唐代为太仆寺的下属机构。
9 . 典凝
1.坚韧镇定。
10 . 典票
1.典当衣物的票据﹐即当票。
11 . 典铺
1.当铺。
12 . 典妻鬻子
典:典当;鬻:卖。典卖妻子。形容生活极其贫困。
13 . 典契
1.旧时典押房屋﹑土地等财产所立的契约。
14 . 典契地
1.承租来的田地。
15 . 典洽
1.典正周详。
16 . 典签
1.官名。本为处理文书的小吏。南朝宋齐时朝廷常派以监视出任方镇的宗室诸王和各州刺史﹐权力甚大。梁以后渐废。隋唐诸王府亦设典签﹐但仅掌文书。宋以后废除。
17 . 典钱
1.典当东西换来的钱。
18 . 典切
1.典雅贴切。
19 . 典铨
1.主持选用官吏。
20 . 典戎
1.统率军队。
21 . 典缛
1.典雅而多文采。
22 . 典赡
1.谓文辞典雅富丽。 2.谓买妾并赡养其家。
23 . 典商
1.当铺商人。
24 . 典身卖命
典当身体,出卖性命。指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25 . 典身钱
1. 卖身钱。
26 . 典实
1.典雅平实。 2.典故﹐史实。
27 . 典祏
1.指掌管宗庙神主之官。
28 . 典史
1.主管官吏。 2.官名。元始置﹐明清沿置﹐为知县下掌管缉捕﹑监狱的属官。如无县丞﹑主簿﹐则典史兼领其职。
29 . 典式
1.典范﹐法式。 2.典礼﹐仪式。
30 . 典视
1.犹主管。
31 . 典试
1.主持考试之事。
32 . 典誓
1.《尚书》中《尧典》﹑《汤誓》等篇的并称。泛指其中典谟训诰誓命一类的文章。
33 . 典守
1.主管;保管。
34 . 典书
1.典籍。 2.指法令。
35 . 典术
1.谓经典之学。 2.官名。明设阴阳学官﹐府曰正术﹐州曰典术﹐县曰训术。见《明史.职官志四》。
36 . 典司
1.主管;主持。
37 . 典祀
1.按常礼举行的祭祀。
38 . 典肆
1.即当铺。
39 . 典该
1.典雅而该洽。
40 . 典干
1.主管。
41 . 典诰
1.《尚书》中《尧典》﹑《汤诰》等篇的并称。亦泛指经书典籍。 2.指典章诏令一类文字。 3.指草拟诏令的官职。
42 . 典故
①典章和掌故:熟于朝廷典故。 ②诗文中引用古书里的故事或语句:稼轩作词多用典故。
43 . 典雇
1.典押出雇。
44 . 典冠
1.掌管国君之冠的近侍。
45 . 典核
1.典雅而确实。 2.确实而有根据。
46 . 典厚
1.典雅厚重。
47 . 典护
1.监领﹐督察。
48 . 典笏
1.以笏典钱﹐极言清贫。
49 . 典籍
国家重要的文献,也泛指古代书籍:自汉以来,典籍益博矣。
50 . 典计
1.谓主管家计财物。
51 . 典记
1.典籍要记。指重要的书籍典册。
52 . 典将
1.统领﹐统辖。
53 . 典教
1.典章教化。 2.主管教育。
54 . 典戒
1.可为规范的戒条。
55 . 典借
1.旧指一方把土地或房屋等押给另一方使用﹐换取一笔钱﹐不付利息﹐议定年限﹐到期还款﹐收回原物。
56 . 典经
1.犹经典。指可作为典范的经书典册。
57 . 典据
1.掌管﹐占据。 2.典实和根据。
58 . 典郡
1.主管一郡政事﹐谓任郡守。
59 . 典柯
1.典章法令。
60 . 典库
1.典铺﹐旧时典当之所。
61 . 典馈
1.指主管食物的人。
62 . 典乐
1.官名。掌管朝廷的音乐事务。
63 . 典礼
隆重的仪式:毕业典礼。
64 . 典理
1.主持审理。
65 . 典吏
1.主管的官吏。 2.吏员的通称。清代司﹑道﹑府﹑厅﹑州﹑县的吏员都叫典吏。见《清会典.吏部.文选清吏司一》"八曰吏"注。
66 . 典丽
优雅美丽:文辞典丽。
67 . 典例
1.可依为准则的成例。
68 . 典列
1.犹言常位。
69 . 典领
1.主持领导;主管。
70 . 典律
1.典章律令。 2.主管音律。
71 . 典论
1.经典论着。
72 . 典论·论文
文论。三国魏文帝曹丕撰。曹丕著有《典论》,已亡佚,现有辑本,《论文》为其中一篇。文中评论了当时文人的作品,提出“诗赋欲丽”、“文以气为主”的主张,反对文人相轻,并强调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全文反映了文学在汉魏进入自觉时代的新观念。
73 . 典卖
1.旧指活卖。即出卖时约定期限﹐到期可备价赎回﹐不同于"绝卖"。 2.典租出卖。
74 . 典没
1.谓没收典押物品。
75 . 典美
1.典雅优美。
76 . 典蒙
1.儿童的启蒙教师。
77 . 典明
1.雅正明白。
78 . 典谟
1.《尚书》中《尧典》﹑《舜典》﹑和《大禹谟》﹑《皋陶谟》等篇的并称。 2.指经典;法言。 3.指《尚书》。
79 . 典谟训诰
①《尚书》中《尧典》、《大禹谟》、《汤诰》、《伊训》等篇的并称。 ②泛指经典之文。
80 . 典兵
1.统领军队;掌管军事。
81 . 典博
1.典雅宏博。
82 . 典簿
1.朝廷文书。
83 . 典裁
1.典庄而有体制。
84 . 典册
1.亦作"典策"。 2.记载典章制度等的重要册籍。 3.帝王的册命。
85 . 典册高文
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诏令。
86 . 典策
1.见"典册"。
87 . 典常
1.常道﹐常法。
88 . 典成
1.亦作"典城"。 2.主掌诉讼案件。
89 . 典城
1.主掌一城之事。 2.见"典成"。
90 . 典程
1.常法。
91 . 典传
1.古代的书籍。
92 . 典辞
1.典雅的文辞。
93 . 典爨
1.管烧火做饭。
94 . 典达
1.典雅通达。
95 . 典当
1.以物抵押换钱。 2.当铺﹐押店。旧时以收取衣物等动产作质押﹐通过放款进行高利贷剥削的店铺。 3.典雅允当。
96 . 典当
以实物作抵押借钱:靠典当维持生计。
97 . 典地
1.见"典田"。
98 . 典定
1.主持勘定。
99 . 典度
1.典章制度。
100 . 典法
1.典章法规。
101 . 典藩
1.镇守偏远地方。
102 . 典范
可作学习标准、榜样的人或事物:处世的典范|给年青人做个典范。
103 . 典坟
1.亦作"典贲"。 2.三坟五典的省称。指各种古代文籍。
104 . 典田
也称“典地”。田主以一定的价格出让其田地的使用权和受益权。在一定的期限内,田主可依典价赎回田地。到期不赎,典主继续享有该田的使用权和收益权,并可向田主索取罚金,或补给少量价款,将田买绝。
105 . 典贴
1.谓将身作抵押充当奴仆以偿债务。
106 . 典统
1.统属管理。
107 . 典图
1.指礼制。
108 . 典纬
1.谓主持要政。
109 . 典文
1.掌理律令条文。 2.指经典。 3.指记载典章制度的文献。
110 . 典午
1."司马"的隐语。《三国志.蜀志.谯周传》:"周语次﹐因书版示立'典午忽兮﹐月酉没兮。'典午者﹐谓司马也;月酉者﹐谓八月也。至八月而文王(司马昭)果崩。"晋帝姓司马氏﹐后因以"典午"指晋朝。 2."司马"的隐语。指司马之官职。
111 . 典物
1.指典章制度。 2.指用于葬仪的器物。
112 . 典宪
1.法典;典章。
113 . 典象
1.指典章。
114 . 典重
1.典雅庄重。
115 . 典主
1.掌管﹐统理。
116 . 典子
1.旧时贫困之家有时被迫将妻子典押给别人﹐在被典押期间所生的子女﹐归典押人所有﹐称为"典子"。
117 . 典综
1.犹总管。
118 . 典总
1.总领。
119 . 典租
1.承典他人的田地。
120 . 典坐
1.见"典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