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装组词
  4. 【装】在中间组哪些词

【装】在中间组哪些词

更新:
  • 1 . 保险

    1. 可以使设备不出危险和免受损失的装置。

  • 2 . 不懂

    自己不懂却装作很精通的样子。

  • 3 . 倒

    1. 修辞句式的一种,为了强调某一句子成分而改变其结构顺序的句子。

  • 4 . 倒

    1.即倒插门。

  • 5 . 打肿脸胖子

    比喻没有能耐或内里空虚,却要硬撑门面装作了不起。

  • 6 . 二二八武起义

    1947年2月27日,国民党台湾专卖局武装缉私员在台北抢劫、殴打小贩,并开枪打死市民一人。28日,台北市民示威游行,包围了专卖局,遭军警镇压,群众死伤各三人。这一事件激起全省人民的愤怒,爆发了大规模武装起义。起义民众控制了台湾大部分地区。3月8日,国民党政府派大批军队进行血腥镇压,群众被害达三万人,到13日起义失败。这次起义得到全国人民的声援和支持。

  • 7 . 粉玉琢

    白粉装饰的,白玉雕成的。形容女子妆饰的漂亮或小孩长得白净。也用来形容雪景。

  • 8 . 滚

    载运装货的机动车或非机动车车辆以水平方向装卸的货船。船上无起货设备,上甲板不设货舱口。船首、船尾或两舷侧设跳板,供机动车自行上下,或由牵引车拖带非机动车上下。上下货舱间的交通借助于斜坡道或升降平台。装卸效率高,适于水陆直达联运。

  • 9 . 花

    1.见"花装"。

  • 10 . 核

    能发生核子反应的装置。多指原子弹和氢弹。

  • 11 . 红素裹

    指衣着淡雅的妇女。也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相映衬的景色。

  • 12 . 技术

    生产上用的各种机械、仪器、仪表、工具等设备。

  • 13 . 集

    具有一定规格、便于机械装卸、可以重复使用的装运货物的大型容器,形状像箱子,多用金属材料制成。有的地区叫货柜。

  • 14 . 集箱船

    以载运集装箱为主的货船。第一艘集装箱船是美国在1957年用货船改装而成的,至20世纪70年代,已成熟定型。外形狭长,单甲板,上甲板平直,货舱口大。甲板上可堆放2~4层集装箱,货舱内可堆放3~9层集装箱。装卸速度快,停港时间短。

  • 15 . 集箱码头

    专供集装箱船停靠和装卸作业的码头。通常有专门的装卸、运输设备,集运、贮放集装箱的宽阔货场,拆卸集装箱和货物分类用的货棚等。

  • 16 . 集箱汽车

    载运集装箱的专用运输汽车。在装载部位的四角设有固定集装箱的扭锁装置。通常采用半挂式、全挂式和双挂式,以半挂式为多。半挂式又有平板式和骨架式之分,前者有平板货台,也可用来装运普通长大货物;后者无货台,集装箱装到底盘骨架上,由扭锁装置固定,成为半挂车的强度构件。

  • 17 . 集箱运输

    将货物装入集装箱中,采用现代化运输工具运送的运输方法。多用于远洋海运和铁路运输中。在运输过程中起吊、搬运、堆放等作业均采用机械操作,便于以“箱”为单位直接运到收货地。可以简化运输手续,缩短装卸时间,减少货物损失,提高运输效率。

  • 18 . 旧瓶新酒

    比喻用旧的形式表现新的内容。

  • 19 . 金玉裹

    形容贵重华丽的服饰或装潢。

  • 20 . 剧

    1.京剧班社后台工作人员的一种,专管衣箱。俗称"箱倌"。

  • 21 . 来件

    国际贸易方式之一。外商提供零部件、元器件和包装物料,本国企业将装配好的成品交给外商,收取加工费。

  • 22 . 闹

    1.用金银珠宝等杂缀而成的腰带。

  • 23 . 闹

    1.亦作"闹装花"。 2.古代一种头饰。剪丝绸或乌金纸为花或草虫之形。

  • 24 . 浓艳抹

    形容妇女妆饰打扮得十分艳丽。同“浓妆艳抹”。

  • 25 . 配电

    接受和分配电能的装置。由母线、开关设备、保护电器、测量仪表和其他附件等组成。其布置应满足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便于检修,不危及人身及周围设备的安全。设在发电厂、变配电所等处。

  • 26 . 奇异服

    奇:新奇的;异:特别的。比一般人衣着式样特异的服装(多含贬义)。

  • 27 . 乔打扮

    乔装:改变服装、面貌;打扮:指化装。指进行伪装,隐藏身份。

  • 28 . 乔改扮

    乔:改换。指改换服饰以伪装隐瞒身分。

  • 29 . 人民武

    简称“人武部”。中国按县、旗、县级市、市辖区和乡、镇及大中型厂矿、高等院校设置的军事工作部门。属地方建制。受同级地方党委、政府和上级军事部门双重领导,主要负责本行政区域或本单位的民兵、兵役等军事工作。

  • 30 . 轻简从

    行装简便,随从人少。

  • 31 . 轻上阵

    指作战时不披盔甲,比喻放下思想包袱投入工作。

  • 32 . 上海工人三次武起义

    上海工人阶级为配合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而进行的武装起义。第一次发动于1926年10月23日,参加人数二千余人;第二次发动于1927年2月22日,由工人总罢工转入武装起义,罢工人数达四十万。这两次起义都因准备不充分和条件不成熟被军阀孙传芳部队镇压。第三次发动于1927年3月21日,上海工人在共产党人陈独秀、罗亦农、周恩来、赵世炎等组成的特别委员会领导下,发动八十万工人总罢工,随即转为武装起义,经过三十小时的战斗,于22日晚占领上海,同时建立了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这次起义是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用自己的力量

  • 33 . 束盗金

    指无端见疑。

  • 34 . 束就道

    整好行装走上旅途。

  • 35 . 时表演

    设计师、企业或学术团体为提出新的设计主张,引导流行色彩、流行款式,由真人模特儿穿着时装在舞台、灯光、音乐等条件下,在销售现场、宾馆、剧场所作的表演。分为两大类:(1)商业性时装表演。主要以宣传本企业形象、推销时装为目的。以实用为主,强调服用功能、随意、接近生活。以迎合顾客的需求和愿望为出发点,在一定的时间内引导消费。(2)艺术文化性时装表演。除含有商业性要求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外,还带有审美价值和艺术内涵。通过模特儿本身的气质和表演,显示服装的风格、特征,服装的流行趋势,以及设计师的个性。

  • 36 . 时模特儿

    展示服饰用的人体。可以是真人或是人造模型。真人在时装表演和时装摄影时,穿着时装展览样品,同时伴以一定的动作、舞蹈或显示一定的姿势,以更好地显示时装效果。

  • 37 . 饰怪

    指故为怪异。

  • 38 . 推聋

    比喻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

  • 39 . 武部队

    1.军队。

  • 40 . 武

    1.近现代军官装束用的皮带。可挂手枪和指挥刀。

  • 41 . 武工作队

    1.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的指战员﹑政治工作人员和地方干部组成的精干的武装小分队。其任务是深入到敌占区进行武装斗争和宣传组织工作,灵活运用各种斗争方式打击瓦解敌军,摧毁伪组织和伪政权,配合根据地对敌斗争,使敌占区逐步变为根据地。

  • 42 . 武力量

    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有武装组织的统称。通常以军队为主体,也包括其他正规的和非正规的武装组织。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执行对内对外政策的暴力工具。世界各国武装力量的构成有多种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构成。

  • 43 . 武直升机

    装备有机载武器的直升机。机载武器有机关炮、火箭、炸弹和导弹等。具有机动灵活、适于低空或超低空攻击目标等特点。主要用于反潜和攻击地面目标。

  • 44 . 西革履

    身穿西装,脚穿皮鞋。形容衣着入时。

  • 45 . 鲜袨服

    1.鲜艳盛美的服饰。

  • 46 . 线

    1.装订线露在封面外的书籍,常跟"洋装书"对举,代表我国古书。

  • 47 . 新瓶旧酒

    1.比喻用新的形式表现旧的内容。

  • 48 . 洋

    1.旧指西式装订的书籍,装订线放在书皮里面。区别于线装书。

  • 49 . 整待发

    整理好行装,等待出发。

  • 50 . 诈瞎

    1.假装未看见﹐未听到。

  • 51 . 中国人民武警察部队

    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是负责国家内部安全保卫任务的武装部队。1983年4月组建。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直接领导,同时也受中央军委和总政治部领导。执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条例、条令。部队总部为最高领导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总队,下辖支队、大队、中队和站、所。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