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未组词
  4. 【未】开头能组哪些词

【未】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1.未遑。

  • 2 .

    1.没有时间顾及;来不及。

  • 3 . 婚夫

    1.已有婚约的双方,男方是女方的未婚夫。

  • 4 . 婚妻

    1.已有婚约的双方,女方是男方的未婚妻。

  • 5 .

    1.没有。

  • 6 .

    1.旧指女子未成年。

  • 7 .

    1.没有来得及。 2.不曾涉及。

  • 8 .

    1.无穷远处;没有期限。 2.未到尽头;未达极点。 3.没有停止。 4.谓尚未疲困。

  • 9 .

    不久:秋天染病,未几病愈。

  • 10 .

    1.犹未遇。

  • 11 .

    1.《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离上坎下。 2.未成,没有成功。 3.渡河未到岸或尚未渡河。 4.未得到救助。

  • 12 .

    1.未成家。指男子未婚。

  • 13 .

    1.谓未到其时。 2.书信中习用语。指未相见期间;别后。

  • 14 . 见得

    1.说不定;不一定。

  • 15 . 竟之志

    没有完成的志向。

  • 16 . 遽央

    1.见"未渠央"。

  • 17 . 决犯

    1.还没有经法院判决定罪的人犯。

  • 18 .

    1.不可。 2.未必可以。

  • 19 . 可厚非

    厚非:过分责难、责备。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 20 . 可同日而语

    指两者相差很大,不能相提并论。

  • 21 .

    1. 指下午一点至三点钟。如:未刻迅雷甚雨。——《广东军务记》。

  • 22 .

    1.没有到来;不来。 2.谓尚未发生。 3.佛教语。指来生,来世。 4.将来。 5.指将来的光景。 6.即将到来。

  • 23 . 来派

    1.二十世纪初形成于意大利的一种画派。主要特点在于表现现代机械文明的飞快的速度和激烈的运动,在画面上为了特别强调时间的感觉而破坏了现实的形象,形式离奇,难于理解。

  • 24 . 来身

    1.佛教语。来生;来世。

  • 25 . 来生

    1.佛教语。来生,来世。

  • 26 . 来学

    研究未来的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探索未来几十年社会的发展前景。研究范围涉及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具有世界性、高度综合性、远期战略性的特征。

  • 27 . 来主义

    1.现代文艺思潮之一。1909年意大利马利奈蒂倡始。1911年至1915年广泛流行于意大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传布于欧洲各国。以尼采﹑柏格森哲学为根据,认为未来的艺术应具有"现代感觉",并主张表现艺术家进行创作时的所谓"心境的并发性"。

  • 28 . 老先衰

    年纪还不大就衰老了。多指由于精神或体力负担过重而导致过早衰老。

  • 29 .

    1.没有完毕;没有结束。 2.犹无穷尽。 3.不懂得,不明白。

  • 30 . 了公案

    公案:案件,问题。没有解决的案件或事情。

  • 31 . 了因

    1.亦作"未了缘"。 2.佛教谓此生没有了却的因缘。

  • 32 . 了缘

    1.见"未了因"。

  • 33 .

    1.见"未沫"。

  • 34 .

    1.指事情发生以前。

  • 35 .

    1.不免,免不了。 2.犹言不能不说是。表示不以为然。

  • 36 .

    1.未命名。 2.不知名称。

  • 37 . 名社

    1.二十年代文学团体名。1925年成立于北京,因主办《未名丛刊》﹑《未名》半月刊,故称。初由鲁迅创始,后得其大力支持。主要成员有韦素园﹑李霁野﹑曹靖华等。

  • 38 . 明求衣

    天没有亮就穿衣起床。形容勤于政事。

  • 39 .

    1.不曾休止。 2.引申为未消失。

  • 40 . 能免俗

    没能够摆脱开自己不以为然的风俗习惯。

  • 41 .

    1.犹未遇。

  • 42 .

    1.《宋史.律历志三》:"国朝复挈壶之职,专司辰刻,署置于文德殿门内之东偏,设鼓楼﹑钟楼于殿庭之左右。其制有铜壶﹑水称﹑渴乌﹑漏箭﹑时牌﹑契之属……牌以告时于昼。"原注:"牌有七,自卯至酉用之,制以牙,刻字填金。"牌,原指报时的牙牌,后因以称未时为未牌,即今十三时至十五时。

  • 43 .

    1.未必妥当。 2.没有平息。

  • 44 .

    1.见"未期"。

  • 45 .

    1.无期。谓不知何日。

  • 46 .

    1.犹不满意。

  • 47 . 渠央

    1.亦作"未遽央"。 2.未能仓猝即尽。

  • 48 . 渠已

    1.未能立即止歇。

  • 49 .

    还没成为事实,即事先:防患于未然。

  • 50 .

    1.不如。 2.犹言无可奈何。

  • 51 .

    1.见"未入流"。

  • 52 . 入流

    1.明清称官阶不到从九品的职官。

  • 53 .

    1.不如,比不上。

  • 54 .

    1.未能展现,未能表明。 2.古代阴阳五行家以十二支定方位。子在正北,午在正南,卯在正东,酉在正西。未申在西南方。

  • 55 .

    1.未曾,没有。

  • 56 .

    1.异石名。

  • 57 .

    1.未尽;未止。 2.未灭;未死。

  • 58 . 艾方兴

    方兴未艾。指正在蓬勃向前发展。

  • 59 .

    1.不一定。

  • 60 . 必然

    1.不一定如此。 2.犹难道。表反问。

  • 61 . 便

    1.不要立即;没有立即。 2.不适应。 3.不当,未妥。 4.不方便;不适宜。

  • 62 . 辨菽麦

    1.分不清豆子和麦子。形容愚昧无知。

  • 63 .

    1.没有卜占。 2.引申为不知,难料。

  • 64 . 卜先知

    卜:占卜,打卦,古人用火灼龟甲,看灼开的裂纹推测未来的吉凶祸富。没有占卜便能事先知道。形容有预见。

  • 65 .

    副词。①用在否定词前面,构成双重否定:办法虽好,但未尝没有缺点。 ②表示事情没有出现:他们书信往来,未尝间断|心情激动,一夜未尝合眼。

  • 66 .

    1.犹未尝。未曾,不曾。 2.犹未尝。用在否定词前,构成双重否定,委婉地表示肯定。

  • 67 .

    1.指儿童乳齿未脱。

  • 68 . 成冠

    1.未冠。指不满二十岁。

  • 69 . 成年犯管教所

    对未成年犯执行刑罚的机关。对未成年犯执行刑罚以教育改造为主。未成年犯的劳动要符合未成年人的特点,以学习文化和生产技能为主。

  • 70 . 成年人

    法律上指未达到成年年龄的人。在我国指18周岁以下的人。

  • 71 . 成人

    1.尚未成年的人。

  • 72 . 成一篑

    犹功亏一篑。比喻功败垂成。

  • 73 . 齿

    1.指未成年。

  • 74 .

    1.不听从,不顺从。 2.犹未曾。

  • 75 . 达一间

    指未能通达,只差一点。

  • 76 .

    1.不及;没有达到。

  • 77 .

    1.谓应科举考试未中。

  • 78 . 定之天

    比喻事情还没有着落或还没有决定。

  • 79 .

    1.不妨。表示可以这样做。

  • 80 .

    1.犹言无可非议。

  • 81 . 焚徙薪

    在火患之前就先将柴薪搬开。比喻防患于未然。

  • 82 . 风先雨

    比喻未见事实先下结论。

  • 83 .

    1.不算大信,不是至诚。《左传.庄公十年》:"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杜预注:"孚,大信也。"一说,未能遍及。参阅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2.未能信服。

  • 84 .

    1.指没有载入徭役簿籍。

  • 85 . 敢苟同

    不敢随便同意。

  • 86 .

    1.古礼男子年二十而加冠。故未满二十岁为"未冠"。 2.没戴帽子。

  • 87 . 冠题

    1.旧时科举考试给未冠者专出的试题,比较容易解答。

  • 88 .

    1.没有实现;未成事实。

  • 89 .

    1.谓尚未交战。 2.不合,不应该。

  • 90 .

    1.十二时辰之一。指十三时至十五时。

  • 91 . 识一丁

    丁:“个”的讹字。不认识一个字,指没有文化的人。亦作“目不识丁”、“不识一丁”。

  • 92 .

    未必;不一定。用于否定词前,构成双重否定,语气较肯定句委婉:你好好跟他说,他未始不听|意兴萧条中,未始不是一件乐事。

  • 93 .

    1.没有卖出去。喻士人求官不得或应试未中,没能换得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

  • 94 .

    1.未断气,没死。 2.无差异,相同。

  • 95 .

    1.没有降霜。素,借指霜。

  • 96 .

    1.指没有成功或未能如愿。

  • 97 .

    1.指亡国的孑遗。 2.旧指妇女的丈夫死后,丧服未满之时。 3.见"未亡人"。

  • 98 . 亡年

    1.谓孀居的岁月。

  • 99 . 亡人

    妇人夫亡后自称:大夫勤辱,不忘先君以及嗣君,施及未亡人。也通指寡妇:刚刚十九岁就成了未亡人。

  • 100 . 为不可

    不是不可以。委婉地肯定。

  • 101 .

    1.未悉,不知。

  • 102 .

    1.谓没有时间顾及。

  • 103 .

    1.不知道或了解得不清楚。 2.不够详尽。

  • 104 .

    1.不用,不要。

  • 105 .

    1.谓事情尚未显出迹象﹑征兆。 2.尚未形成。

  • 106 . 形之患

    尚未显露的祸患。

  • 107 .

    1.见"未芽"。

  • 108 .

    1.亦作"未牙"。还没发生;还没萌动。 2.尚未发芽。

  • 109 .

    未尽;没完:夜未央|艳阳春景未央天。

  • 110 . 央殿

    1.即未央宫。

  • 111 . 央宫

    1.宫殿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长安故城内西南隅。汉高帝七年建,常为朝见之处。新莽末毁。东汉末董卓复葺未央殿。唐未央宫在禁苑中,至唐末毁。

  • 112 .

    1.亦作"未壹"。没有统一。 2.不完备。 3.不一一详述。多用于书信。

  • 113 .

    1.见"未一"。

  • 114 .

    1.不止;未毕。

  • 115 .

    1.不易;难于。

  • 116 . 易才

    1.难得的人才。

  • 117 .

    1.无由,无从。

  • 118 .

    1.犹不须。 2.犹不算;不是。 3.犹不曾。 4.不应当。

  • 119 .

    1.无由。

  • 120 .

    1.没有;不曾有。 2.谓尚未成形。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