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桐组词
  4. 【桐】开头能组哪些词

【桐】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叶之信

    1.指帝王封拜的符信。

  • 2 .

    1.琴声。

  • 3 .

    1.油桐果实榨出的油。有毒。是质量很好的干性油,可制造油漆﹑油墨,又可作防水防腐之用。

  • 4 .

    1.桐木刻成的鱼形的祭品,参见"桐木鱼"。 2.一种用桐木制成的鱼形击鼓用具。典出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二:"晋武帝时,吴郡临平岸崩,出一石鼓,打之无声,以问张华。华'可取蜀中桐材刻作鱼形,打之,则鸣矣。'于是如言,音闻数十里。" 3.僧寺用的木鱼。

  • 5 .

    1.古时为母送丧时拄的孝杖。 2.桐木作的手杖。

  • 6 .

    1.泛指管弦乐器。桐指琴瑟之类,竹指箫笛之属。

  • 7 .

    1.梧桐树的果实。 2.油桐的果实。可榨桐油。 3.儿童,童子。桐,通"童"。

  • 8 .

    1.桐木与梓木。两者皆良材。

  • 9 . 柏宫

    1.道观名。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

  • 10 .

    1.即桐华布。

  • 11 . 城派

    1.清代散文流派。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皆安徽桐城人,故名。桐城派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及唐宋八大家散文。讲究"义法",主张"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要求语言雅洁,文以载道,其作品一般内容贫弱,往往流于空洞。是清代极有影响的散文流派。

  • 12 .

    1.语本《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后因以"桐爨"喻良材被毁或大材小用。爨,烧火做饭。

  • 13 .

    1.见"桐叶封弟"。

  • 14 .

    1.见"桐花凤"。

  • 15 .

    1.桐油烧烟制成的膏,为制墨原料。

  • 16 .

    1.商代桐地的宫室。相传为汤葬地。伊尹曾放太甲于此。故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 2.借指被贬的帝王或幽禁帝王的地方。

  • 17 .

    1.桐木做的棺材。因其质地朴素,故表示薄葬。

  • 18 .

    1.见"桐珪"。

  • 19 .

    1.亦作"桐圭"。 2.《史记.晋世家》:"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后以"桐珪"指帝王封拜的符信。

  • 20 .

    1.桐树的花。 2.古时女子发式之一。

  • 21 . 花凤

    1.鸟名。以暮春时栖集于桐花而得名。

  • 22 . 花烟

    1.亦作"桐华烟"。 2.用桐油烧的烟。为制墨的原料。

  • 23 .

    1.即桐花。 2.谓桐树开花。

  • 24 . 华布

    1.《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夷》:"有梧桐木华,绩以为布,幅广五尺,絜白不受垢污。"李贤注引《广志》:"梧桐有白者,剽国有桐木,其华有白毳,取其毳淹渍,缉织以为布。"后因以称梧桐花细毛织成的布为"桐华布"或"桐木布"。

  • 25 . 华烟

    1.见"桐花烟"。

  • 26 .

    1.富春江的上游。即钱塘江流经桐庐县境内一段。

  • 27 .

    1.传说为黄帝时医师。曾采药于浙江省桐庐县的东山,结庐桐树下。人问其姓名,则指桐树示意,遂被称为桐君。南朝梁陶弘景《<本草>序》:"又云,有桐君《采药録》说其花叶形色。"宋司马光《药圃》诗:"山相惭多识,桐君未徧知。"一说,为传说中古仙人。 2.琴的别称。

  • 28 .

    1.桐君﹑雷公的并称,相传皆为黄帝时掌药之臣。

  • 29 .

    1.桐木作的马。古代祭祀用品。

  • 30 .

    1.以桐木为骨子做成的幞头。幞头,相传始于北周,用软帛垂脚,至隋始以桐木为骨子,使顶高起成形,唐以后沿用之。

  • 31 . 木布

    1.见"桐华布"。

  • 32 . 木人

    1.桐木作的人形。古时作蛊祝之用。

  • 33 . 木鱼

    1.以桐木刻成的鱼形祭品。

  • 34 . 偶人

    1.即桐木人。

  • 35 .

    1.桐木偶。古代殉葬的俑。 2.见"桐木人"。

  • 36 .

    1.桐子。状如乳形,故名。 2.喻指安乐窝。

  • 37 .

    1.指琴弦。

  • 38 .

    1.桐树新生的小枝。北周庾信《咏树》:"枫子留为式,桐孙待作琴。"唐周贺《赠神遘上人》诗:"草履蒲团山意存,坐看庭木长桐孙。"后以"桐孙"称美他人子孙。参见"孙枝"。 2.指琴。

  • 39 .

    1.古地名。在今安徽省桐城县北。春秋时为桐国,汉改桐乡。《汉书.循吏传.朱邑》:"﹝朱邑﹞少时为舒桐乡啬夫,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未尝笞辱人,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初邑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故为桐乡吏,其民爱我,必葬我桐乡。后世子孙奉尝我,不如桐乡民。'及死,其子葬之桐乡西郭外,民果共为邑起冢立祠,岁时祠祭。"后因以为官吏在任行惠政﹑有遗爱之典。

  • 40 . 严嫂

    1.旧时对桐庐一带妇女的谑称。该地旧属严州,并以桐君山﹑严陵濑著名,故称。

  • 41 . 叶封弟

    1.《史记·晋世家》:"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后因以"桐叶封弟"指帝王封拜。唐柳宗元有《桐叶封弟辩》。亦省作"桐封"。

  • 42 . 叶戏

    1.指桐叶封弟故事。

  • 43 . 叶之封

    1.指帝王封拜。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